-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着花没了! 消费心理面面观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还是有弊? 抢盐风波 什么是绿色消费? 温故知新 2.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某消费者因偶尔失眠,在广告的狂昏滥炸下,也模仿别人开始服用脑白金。由此可见( ) ①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 ②攀比心理可能引发人们的高档消费; ③人们开始注重享受性消费 ④人们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受外部因素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3000双一次性筷子等于一棵20年的大树。”这句公益广告倡导我们应坚持( ) 课后拓展: 实践: 现实生活中如何低碳消费?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富起来的我们,再提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天地教室 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社会进步,节俭同步 ★ 从传统美德看,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 ★ 从本国国情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从个人成长看,有利于锤炼青少年的意志,陶冶情操,成就事业。 把握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 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 —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新视野: 都市“拼族”,以时尚带动节约 “现代人不拒绝精打细算,节约也可以很时尚” 你可以因“拼车”而节省50%以上的车费,也可以因“拼饭”而多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 基本要求 消费原则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 面面观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做理智的 消费者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课堂小结 收入 物价 消费 消费心理 经济发展水平 1.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 ) A、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B、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 C、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 D、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D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链接.ppt C * 情境导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样的消费心理、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迁移运用的能力等。 (3)情感态度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培养合作精神。 2.本课重点:理性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 3.本课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自学质疑〗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哪些心理因素的影响? 2、你对四种消费心理有什么评价? 3、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必须践行哪些原则?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消费? 从众心理 攀比心理 求异心理 求实心理 1、从众心理引起的消费。 特点: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评价: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比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标新立异,显示与众不同。 评价:利:展现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 弊: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 态度: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社会广角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夸耀性 盲目性 评价: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