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词论文:唐诗中的“五陵少年”及“五陵原”意象.doc

唐代诗词论文:唐诗中的“五陵少年”及“五陵原”意象.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诗词论文:唐诗中的“五陵少年”及“五陵原”意象 摘 要:“五陵少年”和“五陵原”是西汉文化的缩影,又在唐诗中频繁出现,成为连接汉唐两代文化的一个纽带。汉唐两代开疆拓土的经历、较少思想禁锢的时代氛围,以及对游侠精神的向往是“五陵少年”在唐诗中频繁出现的文化背景。唐诗中的“五陵原”总是有着苍茫的色调,它是触发诗人佛教空寂情怀和历史沧桑感的契机。“五陵少年”和“五陵原”是唐代文化中的两个象征符号,前者是唐代豪侠气概和自由精神的象征,后者则是大唐盛世文化的悲凉底色。 关键词:唐代诗词;五陵少年;五陵原 西汉有十一位皇帝,除汉文帝和汉宣帝葬于长安东郊和南郊的霸陵、杜陵外,其余九位皇帝均葬于咸阳北原之上,其中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惠帝安陵、汉高帝长陵、汉景帝阳陵等五座帝陵在西汉时均设置有陵邑。因此,咸阳原也被称为“五陵原”。西汉时期的陵邑居住着各地迁徙来的富商大贾、豪强世家,如车千秋、万石君、原陟、袁盎、董仲舒、班固等人都曾居住在五陵邑。五陵原是西汉时期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居住在陵邑的富家官宦子弟依仗着家中有钱有势,整日浪荡于长安城内外,斗鸡走马,劫掠行凶,张扬着豪侠精神和少年意气,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五陵少年”群体。 唐代人对汉代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唐诗中常常写到汉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唐代诗人甚至喜欢将诗歌的叙事背景置于汉代的背景下来进行描写,并用“汉宫”、“汉家”、“明光宫”等指代唐代的场景。研究者将唐代诗人对过去了的汉朝的人与事进行认同的这种心理现象和感情纠葛称为“汉朝情结”①。“五陵少年”和“五陵原”更是频繁出现在唐诗中的意象,唐代诗歌中有着浓厚的五陵情结。本文拟探讨唐诗中大量描写汉代“五陵少年”的文化心理,并分析汉代的五陵原与唐代文化的关系,以期对汉唐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 唐诗中的“五陵少年”意象及唐人描写“五陵少年”的文化心态 “五陵少年”在唐诗中频繁出现,如李白《少年行》、白居易《琵琶行》、杜甫《秋兴》等诗中都写到了五陵少年。纵观唐诗中的“五陵少年”形象,可以发现他们有以下共同特征: 首先,唐诗中的“五陵少年”大多是些终日斗鸡走狗、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形象。李白《少年行》之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②诗中用寥寥数语勾画了一个骑马赏春,豪放不羁的风流少年的形象。于鹄《公子行》:“少年初拜大长秋,半醉垂鞭见列侯。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玉箫金管迎归院,锦袖红妆拥上楼。更向苑东新买宅,碧波清水入门流。”③诗中塑造了一个骑着马,抱着鸡,袖中藏着剑,四处游荡的五陵富家子弟形象,当他出入歌楼妓馆时,却赢得玉箫金管的齐奏,锦袖红妆的拥戴。如此放荡、恣意而行的五陵少年形象在唐诗还有很多,如卢延让《樊川寒食二首》、韦庄《少年行》等诗篇都写到了五陵少年种种挥霍、放浪的行径。 其次,唐诗中的“五陵少年”总是不把儒家的伦理道德、社会的种种约束放在眼里。如齐已《轻薄行》中写道:“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伯阳道德何唾咦,仲尼礼乐徒卑栖。”④这些横眉吐气,招摇过市的五陵少年,过着无拘无束的放荡生活,而礼乐文化和道德约束都成为他们唾弃的对象。崔涂的咏史诗《东晋》:“五陵豪侠笑为儒,将为儒生只读书。看取不成投笔后,谢安功业复何如。”⑤这首诗描写的也是五陵豪侠看淡功名,耻笑儒家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而投笔从戎的人生态度。 汉唐相隔几百年,中间又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变迁,唐人为什么对“五陵少年”情有独钟?并且为什么唐诗中的“五陵少年”飞扬跋扈、拥妓醉酒,却显得那样风流倜傥?如李白《少年行》中的“五陵少年”,分明是一个风流放荡的公子哥,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赞叹之情。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心态还需做进一步分析。 唐诗中出现较多关于“五陵少年”的意象,这首先是因为汉唐两代都有着“五陵少年”存在的社会土壤。汉代的“五陵少年”大都是一些居住在长安和五陵的富家子弟,他们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是也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豪侠行为,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⑥所以,统治者对“五陵少年”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唐代的“五陵少年”同样是一些富家纨绔子弟,但却生活在一个有着频繁的战争,且崇尚武功的时代。在崇尚武功的唐代社会,能够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就是那个时代人心目中的英雄,五陵少年虽然在社会上横行霸道,但是却能够从戎杀敌,因而在唐代社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如王建《羽林行》中写道:“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天明下直明光宫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