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 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 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1)通过上述材料,可以获取那些历史信息? [答案提示]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近代的西方文明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③思想观念有了新变化。   (2)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1)破坏性。 破坏安定社会环境,打破原有的生活方式习俗、承受痛苦。 (2)建设性。 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革。 本文观看结束!!! (1)近代中国交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近代中国通讯事业: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4.归纳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结合史实说明报刊业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1)原因 ①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②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作用 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③为夺取近代民主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有利于促进新知识的传播。 (1)特点: 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2)影响: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5.互联网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 肖恩?马洛尼 答:富尔顿的蒸汽汽船和史蒂芬孙的火车机车。 1.开启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发明是什么? 2.根据史料二概括铁路推动近代化的具体表现。 3.近代以来,伴随着新式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的现象开始流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试列举戊戌变法时期的著名报刊。 5.相比传统媒介,被誉为“神奇的第四媒介”的互联网有何神奇之处? 想一想 答:促进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扩大了人们的生活范围。 答:传播媒介速度快,知识储量大,高度互动等。 答:《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 答: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1.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排除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 D项 正确 当时火车已经应用于交通 C项 排除 当时飞机还没有出现 B项 排除 《民报》创立于1905年 A项 排查分析 C 即讲即练 2.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