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中学16-17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第2讲古代诗歌阅读第3节鉴赏诗歌艺术技巧.ppt

安徽界首中学16-17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第2讲古代诗歌阅读第3节鉴赏诗歌艺术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意赏析] 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紫红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野风香”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不语含深浦里”承上启下。“不语含”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词的最后一句,拓开一层“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也解开了上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结束了全词。最后一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 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分析上片中意象“鸿雁”“鱼”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含义的理解和作用的分析。“鸿雁”“鱼”在古诗中多跟传书的使者有关,再结合诗中“红笺小字”“惆怅此情难寄”分析即可拟出答案。 答案:古人认为“鸿雁”“鱼”可以作为信使,代人传递书信沟通信息。可主人公用精美的红纸,密密麻麻地写满平生相慕之意,想借信使传达情义时,却因“鸿雁”在云中,“鱼”在水中无法驱遣。如此把主人公的惆怅表现得更突出。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时,第一问可先用一句话概括画面,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第二问,可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 答案:(1)这是一幅日暮登楼独望图。红日偏西,绿水流淌,独上西楼,孤影眺望,远山却遮住视线,不见相思之人的方向。天地开阔,人更显得孤单。(2)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前两句象征了两情相对而遥相隔阻,惆怅难言。末两句以景结情,用“绿波”“东流”象征别离的惆怅和感情的悠长。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1)请赏析“南枝夜来先破蕊”句中“先”字的妙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炼字的能力。作答时,先解释“先”的含义即“首先”;再放在诗句中理解,说明梅花尚未整株怒放,而是南枝破蕊先开;最后点明作用,写出了梅不畏严寒、斗霜傲雪的风采。 答案:“先”字说明梅花并未都怒放,仅仅是南枝因朝阳而破蕊先开。在严寒笼罩之时,一枝梅花独绽,写出了梅花斗霜傲雪的风采。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时,先确定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最后点明作用。 答案:①拟人。“泄漏春消息”中“泄漏”一词将梅花拟人化,写出了梅花报春隐秘而不盛开怒放的形态,也流露出诗人殷切盼春的情意。②衬托。“偏宜雪月交”一句,写梅偏偏适宜与冰雪、夜月交往,用“雪月”的一尘不染、洁白无瑕衬托梅的神韵。③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醉中感怀 陆 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 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以及诗句的作用的能力。第一问,需要结合诗句对画面进行概括:时间是秋天一个夜晚,地点是边塞军营,特点是戍边的旌旗毫无生气地挂在旗杆上,凄凉、惨淡。第二问,作答句子的作用,先要看句子在诗中的位置,此句是第三联,应为过渡。 答案:(1)画面: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 (2)作用:①衬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二联叙事,第四联抒情,叙事和抒情通过这一句贯穿起来。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需将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分别加以概括。 答案:过去的形象特点: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漂泊边城,壮志未酬。早年,姓名被君王记住,足见其被君王赏识、器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