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2课时).ppt

2018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2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构成地壳的岩石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任何一种岩石都有诞生和消亡的过程,并且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方法突破 基础梳理 自学导引 要点串讲 知能突破 教材透析 思维深化 实战演练 轻松闯关 基础梳理 自学导引 要点串讲 知能突破 教材透析 思维深化 实战演练 轻松闯关 第2课时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情景导入 “天涯海角”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古时候交通不便,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古代帝王往往将这里作为流放“逆臣”的地方。被流放的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面对茫茫大海,不由会发出了“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感叹。 新课学前导航 清代雍正年间,当地官员程哲命人在此镌刻了“天涯”二字,后又有文人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一处天下闻名的风景点了。 【思考】 你知道“天涯”“海角”巨石是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吗? 【点拨】 “天涯”“海角”巨石是典型的海蚀地质现象。经过千百万年的海浪侵蚀和冲刷,海岸基石不断崩塌后退,那些石块被磨成碎石和细沙融入大海,而“天涯”“海角”巨石则因其坚固而残留下来。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3.分析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 程,明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关系。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外力作用与外力地貌 1.主要类型 (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____、_____ 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2)侵蚀作用:_____、______、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水 大气 风 流水 (3)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______________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_______、堆积的过程。 2.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引起地表物质从高处向低处迁移,_______决定物质迁移的方 向。 碎屑物质 沉积 重力 思考感悟 1.形成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有何异同? 【提示】 均为流水作用,前者为侵蚀而成,后者为沉积而成。 2.“水滴石穿”与“飞沙走石”分别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 【提示】 水的侵蚀作用、风力的搬运作用。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循环过程 地质作用:A______________、B变质作用、C______、侵蚀、_____、沉积、___________ 作用。 重熔再生 风化 搬运 固结成岩 高低 加大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3-13 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据图分析: (1)图中体现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2)侵入型岩浆岩与喷出型岩浆岩的区别有哪些? (3)简单绘制一幅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略图。 (2)侵入型岩浆岩: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之中遇冷而凝结。 喷出型岩浆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 (3)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具体如下表所示: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形成地貌 作用地区 侵蚀 搬运 沉积(堆积) 流水作用 上游 中游 下游 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 湿润地区 高山峡谷、(“V”型)瀑布、千沟万壑、地表崎岖   “泥沙堆积”、河道变宽 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大风区 过渡区 减弱区 干旱地区 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等 “飞沙走石” 沙丘、沙垄、堆积黄土(黄土高原) 外力作用 形成地貌 作用地区 侵蚀 搬运 沉积(堆积) 冰川作用 冰斗、角峰、“U”型谷 物质迁移 沉积物大小颗粒不分、杂乱堆积而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波浪作用 海蚀陡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 物质迁移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外力作用 形成地貌 作用地区 侵蚀 搬运 沉积(堆积)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原地,形成风化壳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方法突破 (1)沉积规律 ①随着流速或风速的降低,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如下图: ②冰川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发生,它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 (2)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