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汉语-音韵学常识.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 韵 学 常 识 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声母 一、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 声母,也称字母。 声、声纽、纽、母 (一)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也称三十六声母,是历史上影响 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它是宋代人在唐代守温和尚所制定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实际语音增补调整而成的,大体可以代表唐、宋期间汉语声母的基本情况。 三 十 六 字 母 表 去10页 去12页 五音、七音 “五音”,是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成五类,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就成了“七音”。 清、浊? 所謂濁音就是氣流通過聲帶時引起聲帶顫動而形成的音,如[b] [d]; 所謂清音就是氣流通過聲帶時沒有引起聲帶顫動而形成的音,如[p] [t]。 古人对清浊的理解与现代语音学基本一致。 古代的全濁音從元代開始向清音轉化,在現代漢語中除了部分方言外已沒有全濁音了。 七音 (南京师大) 五音 (湖南师大) 字母 (北京大学) 写出唐宋三十六字母,并说明《广韵》声母与三十六字母的差异。(苏大 2006) 将三十六字母按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的标准分为四类。 (北师) 二、上古汉语声母系统 (1)“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 最早研究上古声母并取得成就的是清代学者钱大昕。他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出“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著名论断。 回4页 结论: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祇有一组重唇音帮组声母,即读作双唇塞音的“帮”母、“滂”母、“并”母和“明” 母。 回4页 结论:在上古声母系统中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它们是後来从舌头音“端”、“透”、“定”、“泥”这组声母中分化出来的。 (2)“娘日二纽归泥”? “娘日二纽归泥”这个结论是章太炎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中古汉语的“娘”母和“日”母在上古汉语中是没有的,它们在上古归入“泥”母。 古无轻唇音 (北师) 娘日归泥(北师) 古无舌上音(北师) 韵母: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 韵:把主元音、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单位,也称韵部。 凡属同一韵部的字,其韵腹、韵尾相同,有无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不论。 韵类:是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韵类不仅要区别韵头,而且要区别声调,所以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概念。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韵母 (二)上古汉语的韵母系统 王力上古汉语三十部 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 依韻母最後一個音素的角度對韻母所作的分類。 凡是以母音收尾或無韻尾的韻母叫做陰聲韻,如[ai]、[a]等; 凡是以鼻音收尾的韻母叫做陽聲韻,如[an]、[a?]、[am]等; 凡是以清塞音[p]、[t]、[k]收尾的韻母叫做入聲韻,如[ap]、[at]、[ak]等。 中古的陽聲韻還有以雙唇鼻音[m]收尾的,到明代時這類韻發生消變,與[n]尾韻合併了。 入聲韻從元代開始就在北方話中消失了,今天只是在一些方言中還保留著。 上古三十韵部并不等於说上古有三十个韵母。如果加上韵头的不同,上古的韵母是很多的,王力拟测为151个。 旁转:旁转指一个阴声韵变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成另一个阳韵、一个入声韵变成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 对转:韵腹相同的阳声韵、阴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相互转变,对转在多数情况下指阴阳对转。 阴阳对转是指阴声韵在一定时期会变成阳声韵,阳声韵在一定时期也会变成阴声韵。阴阳对转是汉语语音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由清人孔广森提出,再由章炳麟进一步发展完善的。 回19页 阳声韵 (南京师大) 把先秦三十韵部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分类。(南师大) 上古音 韵脚 韵 默写王力上古三十韵部。(苏大 2006) 阳阳对转(北师) 写出黄侃古韵二十八部的名称,并按阴阳入三类分类。(北师) 按韵尾的不同写出王力三十韵部的阳声韵。(苏大) 举例说明王力三十韵部中相配的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在语音上的差异。 (苏大) 将以下上古韵部按阴、阳、入分类,并说明哪些可以对转。(川大) 指出给出的韵部属于阴阳入的哪一类。(川大) (二)中古汉语的韵母系统 以《广韵》音系为代表 《广韵》共有206个韵,142个韵母——这就是《广韵》的韵母系统。 性质:大体根据某一个具体语音系统,再参照古音和方音制订下来的 《广韵》是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广韵》是宋代的官韵,也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是研究汉语古音特别是中古音的重要材料。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