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1、在我们生存的人群中,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1993年,17地区)。 2、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 3、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定义: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异常心理基本性质与特点,个体心理差异,环境对异常心理 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分支,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及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认为,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它的推论是“心理是脑的功能”的雏型。 希波克里特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类:胆汁质(果断、勇敢激昂、野心勃勃、暴躁易怒、傲慢主观);多血质(敏捷、乐观、轻浮、易变;粘液质(冷静、安闲、柔弱、能辨是非;忧郁质(考虑多、疑心重、乱想像、悲观失望) 学科简史 公元5世纪到17世纪,天空被宗教的乌云遮盖,极端神秘主义把心理异常现象看作魔鬼附身,鞭打、火烧、捆绑作为驱鬼手段。 学科简史 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有了进一步发展,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完全丧失。这些医学科学的进步,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想对待心理异常问题。 19世纪和20世纪初飞速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学科简史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潜意识、前意识、意识(心理结构理论) 2、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理论) 学科简史 3、人类的生物本能的存在,人类的行为受本能的力量驱使,这一动力冠名为“力比多”(LIBIDO)。(心理动力理论) 弗洛伊德十分强调生物性本能(生理需要),即他的专用名词力比多(内驱力)或本我在人类行为中的驱动作用。他认为本我是我的自私部分,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大部分本我冲动与性和攻击两个本能有关,形成内在的心里紧张并要求发泄以缓解紧张获得快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或享乐原则行事,始终企图满足每一个要求、愿望,形成满足的固定需要,若未获得满足绝不罢休,甚至也在幻想(白日梦)与睡眠梦境中寻求满足。它没有价值意识,也不能辨别善恶。 在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里,在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以知觉系统为核心构成了“自我”。自我控制着行为方式。自我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对现实环境的妥协,尽量迎合本我的需要。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当本我出现饥渴,因吃喝造成心里紧张时,自我即寻找现实环境中适当的食物和水,来满足本我需要以消除紧张。本我冲动企图获取周围环境中的任何事物,自我则考虑行为后果,根据现实原则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儿童在5岁左右,开始形成人格结构中的第三部分,即“超我”。超我代表父母言行和价值和标准,社会理道德和规范,对儿童能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的限制。“超我”不仅对应受惩罚的行为,使个体形成罪恶感、耻感,而且还对自控良好的行为,严格遵守社会规范、成功压抑本我冲动的行为,形成自豪感、高尚感。 学科简史 异常心理缘由: 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造成心理退化、固著,人格的变态异常; 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产生焦虑; 对焦虑的克制和非理性冲动的压抑力量不足,让矛盾、冲突和非理性冲破防线,产生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压抑隐藏至潜意识,出现口误、失误,梦来表现; 学科简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首先,他第一次提出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引起,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其次,他强调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性是推动人们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第三,他提出心理的“防御机制”概念,即认为,在人的无意识中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学科简史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 学科简史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生是由于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如:生活事件使我们极为兴奋,但我们同时又极力克制自己,于是大脑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便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我们的神经功能便会紊乱并产生神经症和精神病。 学科简史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罗杰斯、马斯洛) 生理需要(生存本能)——空气、水、饥饿、性; 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满足后,稳定的家庭、工作场所、社会环境,儿童更需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题答题建模应用课件.pptx
- 石膏病人的护理.ppt VIP
- 4.2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课件)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pptx VIP
- 4.2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原卷版).docx
- 动静脉内瘘手术ppt课件.pptx
- 2025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1).docx
- 2025年农作物种子高效加工设备项目发展计划.docx
- 《各种水泥的特性》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