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浅探
赵子强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我们与时俱进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各类奥林匹克竞赛上屡捧金杯,而我国科学家一次不能获取“诺贝尔奖”,使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引起反思,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实质是创造性。创新的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简单地说:“创造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所谓创造能力,一般来说,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是智力的高度发展和归宿。
一、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营造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提供宽松的学习情境,才能为创新提供一个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如果在一种压抑、紧张的环境下,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创新氛围的营造者,我们把“微笑带进课堂”,讲课要有幽默感和艺术性,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抒己见,学有所乐,乐中悟道,触发灵感,萌发创新念头。如教师评讲的一道数学竞赛填空题:如果,那么 ;学生令,很快说出答案为“ 1 ”(因为原题是一道填空题),替代了将原式的某一 分式按照分式的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式加法运算。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一些干扰上课或不如意的现象发生,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心平气和,更不要大声疾呼,不能以教师的表情、语气干扰、压制学生的思维,处理这些现象要讲究艺术性,如讲课停顿片刻,用眼神调整课堂教学,或用动听、幽默的语言引导,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思考。
实践证明,同一素质下,不同的氛围,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我教的两个初三班的数学课,其中一个班的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而另一个班较沉静,结果,综合性较强的习题都被前一个班的同学解决,而在后一个班讲解同一个问题往往需重复讲解一次,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去探索才会有创新。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能力所不可少的。教学中的质疑问难,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因为任何的发明创造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敢疑敢问的良好习惯,对于一些问题,不要盲目迷信课本、教师等“权威”;如在课本部分例题中,我引导学生用另一种解法检验其解法的正确性。要敢于生疑,用自己的脑子去反思,内化成自己的真知。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如人教版代数第三册第65页问题,解方程:,课本运用常用的解法,先移项,再两边平方,化为整式方程去解;我启发学生能不能先不用平方化为整式方程去解?有学生用换元法解,设,原方程变为 ;我再次问,此题移项后有何特点?他们议论纷纷,说出根据算术平方根定义去解,得 ,而,从而可得,解得。这就大大地缩短了解题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解题的创新能力。
三、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过去的教育方式是按照同一模式进行,求达同一目标的求同思维,这样的学习,很难取得创造性成就。因此,发展求异思维,不仅是培养创新思维所必须,而且是时代需要的产物。
ABC
A
B
C
D
E
F
O
AB’C’CBA’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可通过对图形或数字作分类组合练习,对图形意义作多种解析,提出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题一解都是训练求异思维的有效方式。如一道简单的几何题,如图:已知AB=A’B’,∠B=∠B’,要使△ABC≌△A
A
B’
C’
C
B
A’
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主要靠教师的诱导,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一时想不出的就用启发式,甚至“激将法”。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由单一思路变成多向思维,通过悬念激励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注:该文于2002年12月在《教与学》中发表,荣获全国教育论文一等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把握超的阶段性机会长看新零售下半场已来商业贸易.pdf
- 抓好以师德为灵魂的教师队伍建设.doc
- 折旧其残值估算公式.doc
- 报关员-上海报关协会.doc
- 拉氏价格指数-经济管理学院.ppt
- 拓展资料怎样邮寄包裹.ppt
- 拟稿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doc
- 拿破仑悄悄回到法国.ppt
- 指导考研英译汉之状语从句的译法.doc
- 排列与组合—教室内现成物的利用.doc
-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2.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docx
-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2.docx
-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理科化学第16周限时训练.doc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2.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四月份月考生物试题.doc
-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A)含解析.docx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文科综合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