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去,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各城市相继建起了电影院。 这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 电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中日战争后 百日维新期间 1. 创办新式学校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天津) 南洋公学(上海) 京师大学堂 请列举近代中国兴办的新式学校? 一、近代教育的发展 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先后经历“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长,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 1. 创办新式学校 1915年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陈独秀: 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蔡元培: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 适: 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李大钊: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茅 盾: 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续读。 马寅初: 1. 创办新式学校 根据2018TIMES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北京大学位于第27名 1. 创办新式学校 材料一:《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课程与课时 材料二:明清时期,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只限于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科目丰富,切合实际 1. 创办新式学校 2 1 2 4 3 2 8 4 9 1 二年级 2 1 2 4 2 3 8 4 9 1 一年级 体操 图画 博物 算学 地理 历史 外国语 中国文学 读经讲经 修身 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创办新式学校 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① 1902年,清政府废除八股文。 ②1903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时间、标志? 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 废除科举制度 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 制定新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它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申报》自1872年创办到1949年停办,历时78年。它见证、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1. 报纸的出现 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1. 报纸的出现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 杂志的创办 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新式报刊的影响 这么多新式报刊,如何刊印发行呢?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1954年商务印书馆迁至北京,除出版各类书籍外,主要出版汉译书籍和中外语文辞书。 “为国难而牺牲, 为文化而奋斗” 1932年,日军曾有针对性的轰炸商务印书馆。造成馆内80%以上资产被毁,同时被毁的还所属的东方图书馆珍藏的45万册图书,后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商务印书馆复业。 3. 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3. 出版机构 近代的中华书局 近代开明书店出版的《算术》 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 中华书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