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中国新闻事业的角色定位
非常重要:从中国新闻思想的发展以及所接触到的中国人对其的期许是中国新闻事业角色定位的核心问题。
本讲结构梳理,第一个层次讲述的是林则徐、魏源等人的译报活动,这是中国士大夫第一次对于新闻报纸采取行动,且以自己原有的观念作为参照。就是将新闻邸报化,且当枪上面的瞄准镜来使用,以便顺利击中夷人。
第二个层次将讲述文人的以完好的形象出入,表明自己不仅自己设计了救国家于危难之时的对策,且这一对策主要是通过新闻的变革来实现,新闻事业不自觉的充当了变革的代名词。在这里面的人物包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的思想就是在这个结构上来体现。
第三个层次是文人自身完成了一个转变,即纯粹公民为理由的要求下,将新闻事业定位为社会公共机关,这样可以实现事业救国,以新闻为目标来解决社会上的所有问题。这个时期的人物就是徐宝璜,邵飘萍,张季鸾等新式记者。
第四个层次上面,出现了文人对于自我力量的缩小化,所表达的要求仅仅限定为这是我们的要求,来发出最后的声音,因此其黄金时代已经过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储安平的《观察》,在这里新闻事业成为了一个传达态度的平台。
第五个部分,就是新闻事业从原先自身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独立性权利,经过党对其扬弃性吸收,成为了党的宣传机构,从而在党的结构内部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强有力的手段支柱。主要代表就是党的领导人对于新闻事业的谈话和精神。
(其实在这里所存在的一个流变和之间的关联就是,在主张论政之后,有人将报纸下放到报纸的地位,有人将报纸的地位没有下放,从而从梁启超的世界之报的模型转换为一党之报,再从政治权力的建设,上升为一国之报,甚至世界之报,当然这其中的脉络就是选择的不同。)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译报----报刊作为瞄准镜来了解夷情且制夷
枪上的瞄准镜
林则徐如此说:澳门“又有夷人刊印之新闻纸, 每七日一礼拜后, 即广刷出, 系将广东事, 传至该国, 并将该国事, 传至广东, 彼此互相知照, 即内地之塘报也。彼本不与华人阅看, 而华人不知夷字,亦即不看。因而辗转购得新闻纸, 密为译出, 其中所得夷情, 实为不少, 制驭准备之方, 多由此出。虽近时间有伪托, 然虚实可以印证, 不妨兼听并观也。”
译报的原因
时常探访夷情, 知其虚实, 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何以外来报纸的邸报化呢?
解析:林则徐的译报出于现实“制夷”之需要, 其意义在于“睁眼看世界” 。而这些基本的想法是从他有关报刊的一些认识, 也就是由“塘报”引申而来。林之所以超出时人想到“译报” , 这与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一贯的务实作风及打击海盗,担任河道总督治理水灾、这些方面有直接的关联,也不排除受到洋人阅读“邸报”了解中国动向的直接启发。这就是中国人对于外来报纸的第一次被直面的认知。
邸报尽管不是报纸, 但在功能上还是有沟通信息的作用, 与西方报刊有某些类似之处, 这在客观上, 又恰为林则徐接触并利用近代报刊提供了一个通道, 由此及彼, 没有什么障碍。而这, 恰恰也是后来的王韬,乃致康有为、梁启超们认识西方报刊所共具的心理转换机制。
今日大主笔,明日大宰相---报业变革政治的“利器”
一《报馆有益于国事》:耳目喉舌论的出现---与政府之间的关联
报纸充当耳目喉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国运之所以沉沦如斯, 正是因为“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 而舞文之吏, 因缘为奸;内外不通, 故无知己知彼之能, 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
报业能够承载的社会信息无论就覆盖面、涉及面、总体数量、分众精度而言都非其他传播方式可比, 所以它在诸多可能的耳目喉舌中必然处于首要位置, 所以也就应该被格外地重视。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 依赖报业而为耳目喉舌, 不仅在理论上可行, 而且是现实中的首选。
列强崛起的经历已经充分说明报业有益于国事的程度非同泛泛。“阅报愈多者, 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 其国愈强。”在此时的梁启超看来, 报业的兴起不仅是国事复振的必要条件, 而且还是充分条件。报刊本身就能独立充任推动国家风气渐开、徐图自强的重任。报馆和社会其他部门之间是单向的自变与因变的关系。只要造就了理想的报馆和报刊, 理想社会的出现就可以水到渠成。
二 全能性报刊---与民众之间的关联
1 在〈知新报〉叙例》中,梁启超更进而认为报刊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所有信息需求,它对社会的干预、指导、影响就应该是全方位的,因此这里的报纸要做到“广译五洲近事” 、“ 详录各省新政”、“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2《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对这种全能报刊观做了进一步的提炼充实。他认为只要是“完整良好之报” 就能做到“能纳一切, 能吐一切,能生一切, 能灭一切”。
3在梁启超那里, 必须要做到“能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才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数学中考真题(解析版).pdf VIP
- 企业领导班子2025年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等“四个带头”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下步整改措施与个人检视发言材料【违纪行为典型案例剖析】2篇文.docx VIP
-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安全培训.pptx VIP
- 超声造影护士配合PPT.pptx
-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 建筑企业会计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pdf VIP
- 心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课件).pptx
-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
- 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pdf
- 《北京传统美食》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