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 国新闻记者---不做企业家的记者不是好的宣传员学习材料.docx

民 国新闻记者---不做企业家的记者不是好的宣传员学习材料.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民国著名记者专题 一 记者的出现---黄远生,邵飘萍们 历史背景:1912年以南北双方和平谈判基础上所建立的中国民国成立。但是由于双方都是在妥协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共识具有手段性,因此爆发了以二次革命为首的历次战争。在战争中争取民心的最佳手段就是报纸的宣传。但是在有道与无道的论战中,背后的逻辑思维就是国家权力的运用。 报纸的变化:因此民初新闻事业在业务方面出现了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报刊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的转变,改变了以前报纸是舆论之母的传统,形成了重新闻或者新闻和论说并重,这种演变的根源来源于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摧残,而言论与革命是双胞胎。因此报纸走向了报道新闻的道路。也是20世纪唯一一次还原新闻是新闻的时代。 记者:新闻记者表示拥护共和,拥护民主,新闻记者更以“不冠之皇帝,不开庭之最高法官”的身份自居,当仁不让的负起“监督政府,指导民国”的天职。而各地政府也相应地对于报界和记者给与了宽容政策。 典型人物----真正现代意义上的 \t /_blank 记者 典型人物1 黄远生 ---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 人物简介:(1885--1915)名基,字远庸,笔名远生。 江西九江 1904中进士后留学日本,6年学习法律,被中华革命党杀害。挽联:“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戈公振称其为报界之奇才。 (实务型人才) 报刊经历:1912年北京创办《少年中国》,编辑梁启超主办的《庸言》,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亚细亚报》,常在《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上发表文章。 新闻思想:《本报之新生命》《少年中国之自白》《祝之欤诅之欤》《忏悔录》《新年闲话》中表现其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要点:(如何做的问题) 1 办报是为主持公理,指斥时弊。新闻记者应该有良心,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所为报者,文明机关之一也,为之言者言,报之发达,与文明之发达成比例。自认为:故远生者,作报人也,亦文明人也。鄙视政府之私,鄙视会党之私,以中国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的自我定位。 2 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无论新闻还是言论,都要求客观。对于自己的声音只是表达自己的声音,而不去排斥其他的声音,尽自己的客观去进行写作,有错误的地方即使改正。 3记者的良心和记者的全面如何去实现?这就是:四能 脑筋能想,调查研究,正确的分析思考能力。 腿脚能奔走,交友肆游,深知各方面势力所在,以时访接。 耳能听,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的通。 手能写,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风度。 (与耳目喉舌论进行对比记忆就能明白,这里的想与听做都是有具体的要求,从最基本的克己理性出发所做的要求。) 为什么会这样要求呢? (1 留日的经历 2 当时报纸的政府化与会党化 3 国家主义者 4 洋务家风,实务人才) 《远生遗著》和“远生通讯” 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新闻通讯写作而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1912年初意“远生”署名的《申报》上的北京通讯,驰名中外,影响很大,故称远生通讯。远生通讯的基本特点就是:1 落笔政坛要事,采写内幕新闻,2文章视野开阔,文笔辛辣,尖锐深刻3 真实可信,形象生动。 典型人物2 邵飘萍 ---创立通讯社著名的记者 人物简介:原名镜青,后改名振青,字飘萍。浙江金华人。13岁中秀才,17进浙江高等学校师范科。崇拜梁启超以及其争论文章。 1914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政法学校,1919年再次流亡东渡,25年秘密加入共产党 1926年以宣传赤化为由被杀。 美誉: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兵 经历:1912《汉民日报》:继续着文人论政,但是其抨击的对象是政府,1914年创办东京通讯社、1915年担任《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1916年担任《申报》北京特派通讯员,夹叙夹议虚实结合的手法撰写新闻,飘萍出道大红。1916年创办北京新闻编译社,1916年担任《甲寅》主编,1918年创办《京报》,以铁肩棘手自勉。“《京报》每顺世界进步之潮流,为和平中正之指导。崇拜真理,反对武力,乃《京报》持论之精神”1919年任《朝日新闻》特约记者。 新闻教育: 1918年与蔡元培、徐宝璜一起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报业教育之发端,毛泽东也听过他们两的课。1923年受聘于北京平民大学,指导出版《新闻学系级刊》1924受聘于国力政法大学,教授新闻学。 新闻思想: 1923年《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他的新闻思想的一个特点就是吸取了西方自由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有关思想。 1 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机关,国民舆论代表。邵飘萍主张新闻事业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夫新闻社为社会籍贯,在社会上有独立之地位,且此种独立地位,与国家任何机关,皆属平等。这种独立包括信仰独立、组织独立以及经济

文档评论(0)

yjz0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