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方财政收入4.25亿元,年均增长15.05% 年均增长15.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2元,年均增长10.65% 年均增长10.65% 农民人均纯收入1895元,年均增长5.57% 年均增长5.57% 2004年,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 14.9:55.0:30.1 第一产业 14.9% 第二产业 55% 第三产业 30.1% 主要工业企业 白银公司的铜、铝、铅、锌有色金属综合生产能力达4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6.42万吨,占全省总量的35.22% 铜产量6.55万吨 锌产量14.26万吨 铝产量12.83万吨 水泥产量205.33万吨 硫酸产量47.6万吨 铅产量2.78万吨 甘肃稀土公司 氯化稀土综合生产能力2.8万吨,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1/3,居亚洲之首 2004年全市煤炭产量1066万吨 靖远一电、二电公司 和大峡水电厂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发电量121.44亿千瓦时,占全省三分之一;供电量62.58亿度,位居全省第二位, 银光公司 的高纯炸药生产能力占全国的60%;TDI生产能力达5万吨,居全国之首 银光TDI生产线 白银电网 按主设备容量和供电能力计算,位居全省第二位,供电量62.58亿度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培育发展接续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建材、农畜产品加工业迅速成长,工业结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 我市工业占全省的比重 有色金属工业占全省的38.32% 电力工业占全省的25% 煤炭工业占全省的10.88% 有色金属 电力 煤炭 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52.36% 52.11% 52.87% 50.89% 51.98% 占年计划 12.33% 8.35% 9.88% 19.3% 270154 78706 136435 550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其中:中央企业 省属企业 市及市以下 14% 321904 工业企业累计完成 比去年同期增长 工业增加值(万元) 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销售产值情况 15.67% 14.21% 16.53% 比去年同期增长 96.94% 100.57% 97.28% 819883 290246 364422 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 其中:中央工业企业 省属工业企业 工业产品销售率 销售产值(万元) 县区工业增速强劲,今年上半年 72.48% 59.12% 54.65% 51.90% 49.03% 54.58% 占年计划 58.37% 44.68% 39.99% 53.82% 43.91% 2797 9471 4010 6382 1364 其中:平川区 景泰县 靖远县 白银区 会宁县 39.47% 23077 三县两区规模以上累计完成 比去年同期增长 工业增加值(万元) 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市属17户国有工业企业中,已有15户企业完成改制,改制面达88.2%。 共计盘活闲置资产1.5亿元,安置1000多名职工重新就业 城市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中心城区面积由30平方公里扩展到5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白银西区和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全面建设 西区经济开发区 近四年来,相继投资建设、改造城市道路42条、88公里,老城区道路改造基本完成,西区和产业园道路网框架已具雏形 投资建设了日供水能力10万吨城市供水工程、人民广场、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重点工程,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2万吨 城市大环境绿化和园林建设成效显著,到2004年底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33平方米 被香港投资贸易促进会评为 “中国投资热点地区” 在首届中国城博会上被提名为 “中国品牌特色城市” 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9% 一、市情概况 二、发展现状 三、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 四、今后发展思路 总结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确定白银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一手抓矿产业,一手抓非矿产业,矿种转型、产品转型、产业转型多层次同步推进,着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逐步由单一主导产业向多元主导产业转变,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加工业,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转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平台。 (一)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支柱产业 利用有色金属多年积淀形成的产业优势,提升冶炼技术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