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理论、现状与展望.doc

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理论、现状与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理论、现状与展望 摘要: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史来看,商业银行经历了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的模式演进过程。围绕综合经营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动因分析;二是综合经营的微观绩效分析;三是综合经营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我国“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以来,以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二五”期间按照三步走的路径设计,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全能银行 所谓金融业综合经营,主要是指金融机构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向客户或消费者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种类金融业务的经营方式。在我国,“综合经营”最早出现在200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英文中的“affiliation”一词与我国所谓的综合经营最为接近,在标志着美国转向金融业综合经营的《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中使用的即是“affiliation”。 金融业综合经营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主要有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银行控股公司模式、非银行机构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区域性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等。由于银行业在我国整个金融业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其综合化经营状况更能代表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整体发展程度,本文选择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作为研究主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要求,这是适应全球金融发展趋势,加快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本文将在关于综合经营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历史沿革,探讨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现状、特点与未来展望。 一、 关于金融混业经营的文献综述 作为金融体制变迁中的一种具体经营方式,金融混业经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微观金融机构的绩效有何影响?对一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制的运作效率有何效应?国外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文献。 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分析。范围经济的一般意义是指组织在扩大生产或经营范围的过程中,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的经济效应。哈维尔·弗雷克(xavier freixas)和让·夏尔罗歇(jean charles rochet)提出了证实全能银行具有范围经济优势的经典模型。随后,walter在此基础上开创性地构造了一个全能银行的收入增长方程,并用该模型对1980年~1986年和1986年~1990年美国的银行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规模经济在银行中显著存在;二是大型银行和中等规模银行存在明显的范围经济,而特大型银行和小银行则表现为范围不经济。murray和white(1983)、lawrence和shay(1986)的研究指出,组织结构会对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生影响。charles calomiris(1993)和benston(1994)以德国为代表,研究认为全能银行由于深度参与经营管理等原因,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明显高于业务单一的金融机构。saunders和walter(1994)借助风险模拟技术,证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的组合能产生更加稳定的利润来源,因为各领域业务部门的现金流量通常都不是完全相关的。michael d.bordo(2008)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研究发现金融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全能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并率先摆脱了危机阴影。 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绩效分析。关于混业经营的绩效问题,部分国外学者认为混业经营并不会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white(1986)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研究得出,经营证券业务并未对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率产生较大影响,因而大量银行在1933年大危机中破产倒闭与其从事证券业务不存在直接关联,kroszner(2000)等人的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该观点。近年来,混业经营领域的研究更加贴近于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迅速发展的实际,为商业银行开展混业经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现实依据。rajan(1993)认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在混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且利益冲突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混业经营。saunders和walter(1994)研究发现,银行通过在证券、保险等领域开展混业经营,可以降低业务扩张风险。manju puri(2007)等学者研究证实,银行从事证券业务不但不会与其它专业金融机构产生利益冲突,反而会促进金融业同业竞争,提高金融业运作效率。 3.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宏观效应。混业经营的反对者最重要的理由是,混业经营会带来严重的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问题,最终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一些著名学者所做的实证研究表明, 在20世纪30年代所得出的有关商业银行利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