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修改.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如果同意内共生起源学说的观点,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内含子从何发生? ●Head section:即F1, 由5种多肽组成九聚体,含有3个催化ATP合成的位点,每个β亚基一个。 ●Stalk section:由F1的γ亚基和ε亚基构成,γ亚基穿过头部作为头部旋转的轴。 ●Membrane section:即F0, 由3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十五聚体(1a∶2b∶12c)。 c亚基,b亚基,a亚基: 根据“化学渗透假说”,当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内膜基质侧(M侧)泵至膜间隙(胞质侧或C侧),由于线粒体内膜对离子是高度不通透的,从而使膜间隙的质子浓度高于基质,在内膜的两侧形成pH梯度(△pH)及电位梯度(Ψ),两者共同构成电化学梯度(图7-12),即质子动力势(△P)。 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 间壁或隔膜分离:分裂时,内膜向中心内褶,或是嵴延伸形成贯通嵴,线粒体一分为二; 收缩分离:中部缢缩向两端分离; 出芽。 线粒体结构 电子传递的特点: ----最初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NADP+。 ----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H+-pump 是cytb6f 复合物。 ----类囊体腔的质子梯度比叶绿体基质高,该梯度产生的原因归功于:H2O 光解、cytb6f 的H+-pump、NADPH 的形成。 ----ATP、NADPH 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2、光合磷酸化(循环式和非循环式两种)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 除了将一部分光能转移到NADPH中暂时储存外, 还要利用另外一部分光能合成ATP,将光合作用与ADP的磷酸化偶联起来, 这一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1) 光合磷酸化类型 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电子从水开始, 经PSⅡ、质体Q、PC、复合物b6/f、PSⅠ、Fd, 最后传递给NADP+。这种方式又称为线性电子流, 或Z型路线。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的最终产物有ATP、NADPH、分子氧。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被传递的电子经PSⅠ传递给Fd之后,不是进一步传递给NADP+, 而是重新传递给细胞色素b6/f复合物, 再经PC又回到PSⅠ, 形成了闭路循环。在此过程中, 电子循环流动, 促进质子梯度的建立, 并与磷酸化相偶联, 产生ATP, 故称为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的最终产物只有ATP。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当植物在缺乏NADP+时电子在光系统Ⅰ内流动, 只合成ATP,不产生NADPH,称为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2) 光和磷酸化的作用机制: a. 电子传递与H+质子电化学梯度的建立 叶绿体的ATP合成酶结构示意图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合磷酸化 第三节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mtDNA和ct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 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ctDNA复制间在G1期。复制仍受核控制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mtDNA和ct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ctDNA复制的间在G1期。 复制仍受核控制 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双链环状(除绿藻mtDNA,草履虫mtDNA) ◆mtDNA大小在动物中变化不大,但在植物中变化较大高等植物,120kbp~200kbp; ◆人mtDNA:16,569bp,37个基因(编码12S,16S rRNA;22种tRNA;13种多肽:NADH脱氢酶7个亚基,cyt 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3个亚基, ATP合成酶2个Fo亚基)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 ●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7-4) ●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 ●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3种情况: ◆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