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温和的管理方式为何行不通?
下面是一位青年教师初中提供的案例,很精彩。
语文课上有很多东西都是要求背诵的。学生背不过,教师仁慈地给他们充足的时间30分钟左右让他们出去接着背,还给他们支了一招,来回走动着背,背过一句就向前走一步。有的学生这样 背过了,有的仍然背不过。一位校长看到他这样做,觉得太慢了,耗时太长。他把学生叫到面前站成一排,直接说:马上开始背,5分钟后我检查,背不过我揍死你们!效果出奇得好,好多人都背下来了。只有一两个极特殊的仍然背不过。这位青年教师就想不通了,难道只有威胁要动手打,他们才能专心背书吗?
我相信许多青年教师都遇到过这类事情,你尊重,你理解,你信任,你沟通.你一片爱心.结果学生不领情,而你改成一副凶神恶煞的样了.他却乖乖地做。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会想,这不是“贱骨头”吗?你实在不愿意把学生想成这样,这和你脑子里美丽的教育理想相差太远了。可是,“有经验”的领导和老教师会告诉你.学生就是践骨头,你还就是不能给他们好脸。青年教师开始还将信将疑.慢慢地就相信了,几年之后,就变成“老教师”了。
针对这类的案例.常有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间我:这不是铁的事实吗?事实把我大学吋听到的那些美丽的童话都粉碎了。我只好承认,那些所谓的正确理念,其实都是狗屁。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请听我来解释一下。比如你是个老烟民,烟龄1O年以上了,你会振振有词地告诉我.抽烟确实能提神。 你开夜车,昏昏欲睡.抽一支烟,精神头立巧就来了。这是事实,你并没骗我。但这并木能证明烟草是个好东西,只能证明你自己吸烟上癮。同样是人类,不会抽烟的人就没这毛病,抽烟不但不能帮他提神,反而可能添病,会咳嗽头晕。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烟瘾。同样道理,学生“贱骨头”,吃硬不吃软,这也是一种中毒成瘾的症状, 叫做“暴力中毒”.就是说他从小受到的软硬暴力很多.在威胁压力下长大,习惯把暴力转化为动力,一旦你不施加暴力,他自然就不爱动了,给你的感觉就是“吃硬不吃软”。 “吃硬不吃软”是因为从小人们给的硬东西太多。他已经适应了。你把孩子当奴隶来培养,他长大了自然会像奴隶,一旦有权就会变成奴隶主.他的家长、他的老师,他的校长,很可能都是从奴隶变来的奴隶主。所以,对孩子经常施暴的家长和教师,与他们施暴的对象(孩子)思维方式其实是一样的.都没有平等意识和互相尊重的意识。一旦处于处于强势,就赶紧发威(有权不使.过期作废),我处于弱势.只好听命于(人在人屋擔下,怎敢不低头),而随时准备耍滑头。在这种孩子的心目中,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恃强凌弱的关系,新来的青年教师对他客气一点,他就理解为此人好欺负,自然不听你的了。而这种恃强凌弱的心态,则是家长和许多教师长期合作,共同努力培养而成的。与社会影响也有很大的关系。青年教师往往过于天真,以为我照正确的理念去做,学生也一定会自觉自立。这就好像善待一位老烟民,就幻想他一定会戒烟一样,世界上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情。而像那位校长那 样“现实主义”的做法,确立竿见影之效,但也加重了学生的中毒程度,后来者就需要加大暴力力度,等到超过孩子的忍受极限,定吋炸弹就要爆炸。所以这种教育,谁在下游谁倒霉。这是典型“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持续性的污染, 实施者或许是出于好心,但他们肯定是目光短浅者。
青年教师也许会问我,那怎么办?如果你还想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而不愿放弃之,那我劝你,一定要迈小步,不要立刻放松,而要逐步放松。另外你要想许多办法代替暴力手段,而且你必须耐心,逐渐地培养这些孩子的自尊、自信、自觉。这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并不比戒烟容易。
这就可见,温和的管理方式一时行不通,其实是很正常的,要是畅行无阻,那倒奇了怪了。做个真正的教育改革者是很难的。你必须有教育理想,而且这个理想必须正确,这还不算,你还要有足够的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不怕一时的业绩不佳,不怕周围人的误解,不怕领导的非议,这还不算,你还要有相当的智慧,能想出很多新办法落实你的理念,使你的业绩下滑到领导不满的程度。你想,这难不难?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许多青年教师毕业时豪情万丈,不久就“投降”了,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不主张责备他们,我只盼着有些“漏网之鱼”能坚持下来。教育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后者身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