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魏国都城安邑 安邑原为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魏氏的封邑。三家分晋后,安邑成为魏国的国都。公元前394年筑安邑城。到魏惠王九年(前361年)才从安邑迁都大梁。 安邑故城在山西夏县西北约7公里,今称禹王城。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城圈。城址分大城、中城、小城及禹王庙四部分。 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北窄南宽。北垣长2100米,西垣长4980米,南垣长3565米,东垣北段现长1530米,墙基宽11.5~22米,垣外有护城河遗迹。据推测大城的时代约属战国前期。周长15.5公里 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西墙与南墙就是大城的城墙的一部分,呈边长约为1500米的正方形。则可能是秦汉时期作为河东郡治时修筑的。 ??? 小城位于大城中央,平面呈矩形,城垣总长约3270米,北垣长855米,基宽12米;东垣长495米,基宽12米;南垣长990米,基宽11.3米;西垣长930米,基宽11米。北垣、东垣和南垣中部均有缺口。小城,墙宽5—6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1—4米,可能是与大城同时建造的宫城,但尚未找到宫殿基址。 小城东南角外有禹王台,台面略呈方形,东西长约65米,南北长约70米。小城似为宫城。??? 手工业作坊仅在大城内辛庄村北发现一处集中出土各类陶范的区域,包括农具范、构件范、货币范及筒瓦、板瓦等,时代属战国中晚期。 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 杨宽推测:中城相当于临淄、新郑的西“城”性质,大城相当于东“郭”性质,西“城”也正位于东“郭”的西南角,布局方式基本一致。小城只是宫墙性质,如同新郑的西“城”中有方形宫墙一样,它只是西“城”的一部分。当然这只是个推断,还要待进一步的考古证明。但是大城原是安邑的“郭”,是可以无疑的。现在大城以内东北部有个村庄叫郭里村,所谓“郭里”,就是大“郭”以内的意思,当是自古相传下来的一个地名,这是个有力的证据。 另有一处遗迹禹王台,又称青台,为历代祭祀大禹之所,解放前毁于战争,留一夯土高台,位于小城东南角,当地传说为禹妻的望夫台。 传说中的“禹都安邑”即指此处。又:相传夏启接帝位后建都于此。桀又居之。 禹王城内满布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3米遗存极为丰富。出土的大量遗物有陶范、汉五铢钱等,尤以五铢钱泥范最为珍贵,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十二字篆文方砖和兽首瓦当为同时期遗址中所独有。它是国内现存战国-秦汉古代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夏县司马光墓祠堂内的文史展览资料) 7、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都城布局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诸候国的国都,都推行着西“城”连结东“郭”的布局。这种布局是周公建设东都成周时开创的。当时主要目的是安置“国人”、“殷民”及驻屯军队用的。春秋战国被各诸候国采用: 其一,政治上的需要,随着中央集权的形成,必须在都城中建立一个集中办公区域。即宫城区,且有一套礼仪相配合; 其二,要扩建城郭还由于军事上的原因,春秋战国战争频繁,军事上的防守是其主要目的。利用城郭作防御工事,是当时很重要的一种战术。如墨子孙嫔等有很多研究守城的战术。 其三,春秋战国之际,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郭”的用途发生很大变化。春秋战国时“乡遂制度”已经瓦解,“国人”已经分化,“郭”区已经不是“国人”居住区域,居为官僚地主商人手工业者的居住区了。事实上当时有些诸候国的都城,一方面保持国都的性质,另一方面就具有都市的性质,成为一个地区手工业商业集中的地方。 8.1楚都郢(纪南城) 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689——公元前278年,计有20个楚王在此立国称霸,先后剪除了黄河以南大小50多个邦国政权,统一了北至黄河、西至巴蜀、东至黄海、南至湖南南部的广大疆域,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谱写出了辉煌壮阔的一章,孕育出了屈原、宋玉等一批楚辞文学大家和荀子、老子、范蠡、伍子胥等众多诸子百家。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识知音”的绝唱也出自这里。 楚都纪南城也因强楚而成为当时我国南方最繁盛的都市。 纪南古城池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城垣周长15.5公里,总面积15.75平方公里,几近荆州城的3倍。城墙为夯土筑成,高4━7.5米,城垣上部宽10━15米,可并行三辆卡车,宽大且厚实坚固。南城垣上的报警烽火台高大壮观,依稀可辨。城墙四周有城门7座,考古工作在西城墙上找到了战国时期的一处三孔城门过道,在南城墙缺口处古河道内发掘出了一座罕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