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门隧道监测实施方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阜阳至杭州段 天子门隧道 监 控 量 测 实 施 方 案 目 录 TOC \o 1-2 \h \z \u 1. 工程概况及数量 1 2. 监控量测的目的和任务 1 2.1 监控量测的目的 1 2.2 监控量测的任务 2 3. 监测项目及方法 2 3.1 洞内外观察 3 3.2 隧道周边收敛监测 4 3.3 隧道拱顶下沉监测 6 3.4 洞口浅埋段地面沉降监测 7 3.5围岩内部位移监测 8 3.6锚杆轴力监测 10 3.7二次衬砌应力监测 12 3.8围岩压力及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层间接触压力监测 13 3.9钢架应力监测 14 3.10孔隙水压力监测 14 4. 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报送 15 4.1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5 4.2隧道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警戒值 16 4.3控制基准 16 4.4 监测报表的内容及报送时限 17 PAGE 14 隧道概况 天子门隧道全长468m,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616+112,DK616+580,隧道分界里程分别为:DK616+112,DK616+580。 监控量测的目的 2.1 监控量测的目的 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或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3)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 5)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2.2 监控量测的任务 1)制定可靠的监控量测方案,为隧道的安全和优化施工及自然状态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2)指导并参与施工单位的日常量测和掌子面观测; 3)负责对典型断面的量测断面的测点埋设、量测,对开挖后的围岩状态做出评价,对量测数据及时分析整理并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通报; 4)掌握围岩及地下水情况,对围岩稳定性及地下水动向及时复核和确定,并迅速反馈至设计施工中,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5)对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和二次衬砌支护时间提出建议,并书面通知监理组及业主; 6)参与由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参加的支护结构型式及参数、围岩类别变更及其它一些变更讨论会议; 7)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提出处理方案,对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及安全性作出评价; 8)每月提交监控量测报告。每季度在原计划基础上向业主和监理提交修正的下季度工作安排,工作完后向业主提交系统的、完整的监控报告及其原始资料及报告的电子文本; 9)根据施工需要向业主提出召开监控工作会议的建议。 监测项目及方法 监测的项目和具体内容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及本项目监控量测设计图要求拟定。 监测项目: (1)必测项目: 1)洞内外观测; 2)净空变化; 3)拱顶下沉监测; 4)浅埋段地面沉降监测; (2)选测项目: 1)围岩压力; 2)钢架内力; 3)喷混凝土内力; 4)锚杆轴力; 5)二次衬砌内力; 6)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 7)围岩内部位移; 8)隧底隆起 9)爆破振动 10)孔隙水压力监测; 11)水量; 12)纵向位移 (3)特殊项目:隧道掌子面前方超前地质预报。 监测项目的具体监测方法如下: 3.1 洞内外观察 3.1.1 观测内容 (1)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 1)岩质种类和分布状态,近界面位置的状态; 2)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3)地层时代归属及产状; 4)节理性质、组数、间距、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断面状态特征,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 5)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特征; 6)洞外观察重点在洞口和洞身浅埋段,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午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数码成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7)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现象。 (2)开挖后已支护段: 1)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喷层表面的观测及裂缝状况的描述和记录; 2)有无锚杆被拉脱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3)喷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4)有无锚杆和喷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5)钢架有无被压弯现象; 6)是否有底鼓现象。 3.1.2观察的目的 1)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2)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3)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3.1.3观测方法 每次爆破开挖后,利用地质素描、照相或摄像技术将观测到的有关情况和现象进行详细记录,观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测点的各项监测数据。 3.1.4 测试仪器 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数码相机或摄像机 3.1.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