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编辑 可编辑 急性氯气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魏娜 主任医师 一、 概述 氯气是一种比空气重的黄绿色、具有异臭和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在高热条件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浓度达10mg/m3以上,即可引起人出现明显的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人最低致死浓度(MLC)约为1500mg/m3·5min。 氯气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接触氯气的常见机会有:氯气的制造,如食盐电解;氯的运输和贮存,液氯钢瓶、液氯蒸发罐和缓冲罐的意外爆炸,输氯管道爆裂,液氯钢瓶超装、错装、运输途中曝晒;氯碱工业、漂白剂、消毒剂、溶剂、颜料、塑料、合成纤维等的制造;制药业、皮革业、造纸业、印染工业以及医院、游泳池、自来水消毒等方面的应用。 二、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进入氯气浓度较高的环境内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A级防护服,并佩戴氯气气体报警器;进入氯气泄漏周边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氯气浓度在1mg/m3~88mg/m3之间,须选用可防B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并佩戴氯气气体报警器,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氯气浓度低于1mg/m3的环境,一般不需要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搜救和调查时,应携带通讯工具。 现场洗消人员在给液氯/高浓度氯气灼伤病人洗消时,应穿戴可防B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级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二、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2 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等相关情况,并尽早进行现场空气氯气浓度测定。同时,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危害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 调查中毒病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人员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人员数量、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二、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3 现场空气中氯气浓度的检测 现场空气中氯气快速检测设备均带有采气装置,要尽早对现场的空气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推荐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氯气检测仪 二、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4 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 同时具有以上三点,可确认为急性氯气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氯气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c)中毒现场空气采样氯气浓度增高,或有明确的氯气暴露证据。 应注意与氨、二氧化硫等其他刺激性气体所导致中毒事件鉴别。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二、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5 现场医疗救援 现场医疗救援首要措施是迅速将中毒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红标病人要立即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可使用地塞米松10mg~20mg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注射。窒息者,立即予以开放气道;皮肤和眼灼伤者,立即以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灼伤部位15min以上。黄标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可给予吸氧,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绿标病人在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 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就近转送至综合医院或中毒救治中心继续观察和治疗。 三、中毒样品的采集与检测 在中毒突发事件现场,空气样品是首选采集的样品。此外,可根据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结果,确定应采集的其它样品种类。 3.1 现场快速检测的样品采集方法 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氯气检测仪,采样方法见仪器说明书。 3.2 实验室检测(如有必要) 在现场选择的采样点,将一只装有5.0ml吸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