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氢键与供体-受体相互作用 富电芳环和缺电芳环间的供体-受体互相作用本质上是一类较弱的静电作用 在轮烷、索烃和分子束等相互锁链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以及分子器件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氢键自组装应用 1、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纳米介孔材料、纳米管、纳米微粒(可控制纳米的量级)的制备中 2、在膜材料方面的应用:分子自组装膜, 特别是自组装单分子膜( SAMs) , 是分子自组装研究最多的领域 3、信息技术领域:合成自然界不存在, 但在分子水平上具有储存信息、转移信息和催化功能的新型超分子结构或体系 氢键自组装应用 4、材料加工领域:构筑分子聚合难合成的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材料, 在改善其机械性能的同时又不损失其加工性 5、通过组装单元的结构调控, 可以实现导电、发光及智能化等材料的构筑。 发展前景 自组装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氢键自组装是超分子体系中相对较新颖和具有吸引力的领域。 分子自组装作为化学、物理、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 它将在光电材料、人体组织材料、高性能高效率分离材料以及纳米材料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D S Law ren ce, T Jiang, M Levet t . Chem . Rev. , 1995, 95: 2229 ~ 2260. W L Jorgensen, J Pranata. J. An. Ch em . Soc. , 1990, 112: 2008~2010. 白炳莲,李敏. 基于氢键的自组装超分子体系. 化学通报.2004,2,124-131 结构化学基础 周公度 Thank You ! 谢 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让我们共同进步 超分子氢键自组装 1987年, 诺贝尔化学奖 Donald James Cram Charles J Pedersen Jean-Marie Lehn 发现冠醚化合物 主客体化学先驱者 发现穴醚化合物、提出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研究两种以上的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缔合而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科学。即是研究各个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功能体系的科学。 超分子的概念 超分子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 超分子结构示意图 超分子自组装 超分子自组装是指在平衡条件下,分子间通过非共价键弱互相作用,自发构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有序的超分子聚集体的过程。 理解:为由非共价键相互作用驱动的高度收敛的合成行为。 在超分子科学领域“组装”的重要性就如同分子化学中的“合成”一样。 与由共价键形成的体系相比: ( 1) 在自组装过程中, 由于有缺陷的亚单元的排斥作用, 减少了组装体中的结构缺陷 ( 2) 组装体易于制备 ( 3) 组装体制备经济方便 优点 超分子自组装的驱动力 氢键 配位作用 π-π 堆积作用 供体-受体相互作用 作用较强、涉及面极广 氢键自组装利用氢键相互作用将分子亚单元组装成具有二维或三维长程有序的超分子。为什么氢键可以??? 1. 氢键具有稳定性、方向性和饱和性 2. 而氢键具有动态可逆的特点, 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具有独特的响应特性。 这点不同于共价键,共价键很稳定, 只有在提供足够能量的条件下才能裂开。 氢键的两种作用 单独氢键作用 氢键与其他非共价键协同作用 单纯氢键作用及氢键聚集体 分类 基于单重氢键的超分子体系 氢键侧链 将液晶基元通过氢键连接于高分子主链上 优点:制备方便, 通过改变二元组成的配比可实现复合物液晶性的可控调节。 氢键主链 刚性液晶基元位于主链之中, 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超分子。 Griffin等人利用联吡啶和羧酸基之间的氢键制备了主链型液晶高分子。1∶1 复合物表现近晶A 相。 Kato 等人利用聚丙烯酸和带双咪唑基的联苯构造块组装成了网络超分子液晶。 这种液晶高分子呈现近晶A 相. 氢键网络 基于二重氢键的超分子体系 分类 二重氢键超分子缔合 AD-DA :Steinke 等利用2-氨基吡啶和丙烯酰氯为初始材料设计并合成了2-丙烯酰胺吡啶。 在CDCl3 中,300K 时缔合常数为K = 13. 4M-1 AA-DD :Hortala 等利用8-甲氧基2-馔唑基喹啉和苄胺, 合成了具有AADD缔合形成的二重氢键化合物, K = 80M-1 根据AD排布不同有两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