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选自《训学斋规》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风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选自《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 18.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在船中,使水几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选自《三国志》 19.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 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 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水逬,儿得活。 第26课 盘古开天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选自《三五历记》 第27课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选自《山海经· 海外北经》 第28课 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覆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淮南子·天文训》 第29课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选自《山海经· 海外西经》 第30课 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史记五帝本纪》 第38课 君子与小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第39课 意志和品质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第42课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4、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yu)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为、立场、观念前后的抵触与对立。 ——选自《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45、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22.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自《韩非子》 23.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24.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25.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