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血小板减少(GIT).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LOGO PCI术后血小板下降:可能原因及处理 姚 玲 玲 拟行 PCI 术的患者常常会使用许多抗栓药物,包括术前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术中肝素和糖蛋白 IIb/IIIa 拮抗剂(GP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 PCI 术后如果遇到突发的血小板减少,如何明确病因、如何平衡支架内血栓和出血风险等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都是的巨大挑战。 以一例 PCI 术后血小板骤减病例来探讨可能原因及处理思路。 病例 78 岁男性,因胸闷不适 2 周入院。 门诊冠脉 CTA:多支血管中重度狭窄。心电图:V5、V6水平型压低0.05-0.1mv。 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1年,血压、血糖控制可。 入院后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5×10^9/L。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口服,CAG:LAD钙化明显,近段95%狭窄,LCX近段轻度狭窄,RCA钙化明显,近段95%狭窄,中段95%狭窄。对RCA行PCI,植入支架2枚。术中分两次共给予普通肝素6000U,术中及术后共给予替罗非班25mg。 术后第1天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计数 16×10^9/L,立即再次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仍为 16×109/L。 PCI 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PCI 术后血小板减少是并不少见的并发症,既往研究显示 PCI 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在 2.4%~4.0%,并且血小板减少与术后出血、再发梗死、卒中和死亡等的发生率增高密切相关。 主要原因可分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GP IIb/IIIa 拮抗剂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GIT)、噻吩吡啶类药物相关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假性血小板减少和 IABP 相关血小板减少。 1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心脏手术中使用普通肝素 HIT 的发生率 1%~5%,ELISA 检测抗PF4/肝素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并且国内大部分医院检验科不开展该项目。 HIT 的诊断主要还是通过 4T 评分系统,4 项指标:血小板下降幅度,血小板下降时间、血栓形成和有无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每项 0~2 分,总分越高,HIT可能越大。 PCI术后出现 HIT,首先停用肝素,根据血小板减少情况停用双抗或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高危患者需排查血栓可能,如伴有血栓形成,可使用比伐卢定或阿加曲班抗凝。 既往有 HIT 病史的患者再次行 PCI,可术中使用比伐卢定或阿加曲班。此外 HIT 患者有较大比例会合并血栓形成,同时 PCI 围手术期支架内血栓风险存在,除非存在出血,否则输注血小板应相当慎重。 GIT 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 GPI 可诱导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变构,产生新的抗原决定簇,从而被血清中已存在的抗体清除。 替罗非班导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 50×10^9/L)的发生率为 0.2%~0.5%。GIT通常发生于用药后 24小时内,少数情况可发生于首次用药后1周内,可出现血小板骤降(20×10^9/L),血小板水平一般在停药后 5 天内恢复。 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事件。 2 GP IIb/IIIa 拮抗剂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GIT) GIT 的诊断无实验室可用抗体,主要依据 GPI使用史,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时间和程度。 而 PCI 术后患者常合并使用过替罗非班和肝素,有时 GIT 和 HIT 较难鉴别(表 1),可先予以停药,然后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采取对应的方案(图 1)。 虽然 GIT 可能是免疫机制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但是没有临床证据支持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可以迅速地恢复血小板计数。 GIT 发生迅速,故对于 PCI 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最好术后早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一旦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建议立即停用替罗非班。并行血栓弹力图监测血小板功能,对于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或者伴有出血时,输注血小板仍是治疗的基石。 噻吩吡啶类药物包括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 噻氯匹定 TTP 发生率为 0.06%,由于 TTP、粒细胞减少、严重肝功能损害等原因,目前临床很少应用。 氯吡格雷的TTP发生率很低,为 0.004%~0.011%;普拉格雷安全性可能更高,目前仅有少量 TTP 病例报道。 噻吩吡啶类药相关的 TTP 机制可能与一种抗体介导的金属蛋白酶 ADAMTS13 活性降低有关,血小板减少需要数天到 2 周左右的时间出现,伴有发热、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症状。TTP 不会因为停药缓解,主要通过血浆置换来治疗,治疗后仍需要数周血小板才会恢复正常。 3 噻吩吡啶类药物相关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表 1. 三类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鉴别要点 4 假性血小板减少和IABP 假性血

文档评论(0)

xiang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