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学前游戏的分类
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
学前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按着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
按着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冲突阶段及各阶段的游戏主题
不同来进行的游戏分类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主要行为(或活动)表现及特征对游戏的分类
按着游戏的教育作用(或目的)而进行的分类
根据游戏的关键性对学前游戏的分类
从游戏与教育教学关系的角度,对学前游戏进行的分类
;一、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皮亚杰);(一)感觉运动游戏
也称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
内容: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
动因: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
发展:总的发展趋势是下降的。;(一)感觉运动游戏
时间:最早出现的游戏类型。2、3个月开始,至两岁前(还不会说话)。
0-0.5岁:(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游戏随着适宜刺激的出现和消失而产生和停止,一般持续时间较短。eg.用眼睛追逐活动着的物体。
0.5-1岁:(眼手协调动作形成)主动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现象发生或持续。eg.来回重复敲打悬挂的铃铛。eg.反复把某件东西拉过来,再推开。
1-2岁:体力和动作的进一步发展。好动,到处爬。eg.喜欢让成人抱起来抛起来再接住。eg.绕着房间四处跑。;(一)感觉运动游戏
在感觉运动游戏中,婴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动作操作,了解物体的特点和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增长和积累着对各种事物的直接经验,表象活动和想象活动得到了发展,动作和技能得到了发展,至婴儿后期(2岁以后),游戏因此也开始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象征性游戏以及结构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一)感觉运动游戏
一方面,由于表象活动、想象活动的增加及能力的增
强,逐渐出现了以一物假装另一物体和扮演角色为主要形式
的象征性游戏。
另一方面,由于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游戏从机能性转向建构性。开始出现了以各种结构材料建构物体的结构造型
活动即结构游戏。
在大约1-6、7岁之间,象征性游戏有一个起伏的过程,
它的发展变化轨迹是一条倒置的v型曲线,在2-4岁左右是发
展的高峰期。
在结构游戏中,需要孩子的形状和空间知觉发展到一定
的水平以及实际的操作技能。同时,它也必需孩子在认知上
有象征功能的发挥。
结构游戏不会早于象征游戏发生。;(二)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是幼儿借助于代替物(自己的动作、语言、身体或其
他物品)的帮助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情景(包括幼儿自己
过去亲身经历过的、或没有经历过但期望发生的事物或情
景)的活动。是2岁以后出现的游戏类型 .
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自我为中心”: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联合是主观的。;(二)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构成因素: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情景转变:动作脱离真是背景。
情景转变可作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前提。
以物代物: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用被代替物来命名当前的物体。(以动作为中心——以物代物)
以人代人: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知);(二)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象征性游戏从情景转变到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先后产
生和发展,逐渐成熟和成型
意义:使儿童能够在虚拟的情境中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
实现的愿望和要求,具有了解儿童内心状态的诊断和治疗上
的意义。
;(二)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象征性游戏在幼儿后期(4岁以后)开始衰减,这表明孩
子越使自己适应于客观世界,越少迷恋于象征性歪曲和转
换,因为儿童逐渐使自己服从现实,而不是使外部世界服从
于自我。这样随着儿童认知范围扩大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以
及社会性的发展,直接受游戏中角色数量的增加的影响,规
则产生成为可能,象征性游戏就开始变为规则性游戏。;(二)结构性游戏
我国幼儿园、托儿所最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
类型:拼图、积木、插积塑,泥工、手工游戏、雪、沙、木工。
发展:2岁发生,学前阶段随着年龄发展有增加的趋势。3-5岁占儿童全部活动的40%,4-6岁儿童的51%。
3岁左右:幼儿往往是用积木嬉戏,或者把单块积木当汽车在地板或桌子上移动或者是拿积木敲敲打打。目的性不强,往往是先做后想,随时改变主意,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做下去。
4、5岁:玩耍的现象减少,开始出现模拟物体的努力。目的性较明确,但仍不会合理的使用结构材料。
5、6岁:选择恰当的建构材料,建构形象逼真的物体。;(二)结构性游戏
幼儿后期可以联合起来开展结构游戏,他们共同设计、
选择建构材料。儿童协作的结构游戏的作品,可以成为引发
象征性游戏的诱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