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docxVIP

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一、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渠道 (一)被动式传染 (二)实际业务传染 (三)信息传染 从传染渠道上说,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相对健康,经济总量已经达到较大容量,国际油价以及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不会导致经济产生太大的波动,被动式传染发生的概率较小。 同时由于我国目前事实上存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国家信用保证大大弱化了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银行系统性风险。 因此,如果中国银行业存在系统性风险,通过银行间的实际业务传染应为重要的渠道。 二、基于银行间实际业务传染的系统性风险测度方法及其应用于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银行间具体业务联系的测算方法 矩阵法(Upper and Worms(2002)等 熵最优化 银行间市场渠 道 网络分析法(Jeannette Muller(2003 神经网络 等) 模拟法 支付系统渠道 三阶段模型法(Sujit Chakravorti (1996)等)  模拟法 鉴于我国银行大部分未上市,资产总额的波动序列无法通过数学方法定义,且我国银行业数据积蓄时间较短,各种模拟法难以实现。目前,我国银行间相互联系的数据只有同业拆借数据可用,而矩阵法所用数据比较容易获得且对数据要求最低,因此,我们选择矩阵法测度我国银行间市场系统性风险。 三、矩阵法的理论原理 完全的市场结构 Allen and Gale(2000) 非完全的市场结构 Allen and Gale(2000) 货币中心银行结构 Freixas, Parigi and Rochet(2000) 假定银行同业市场的拆借关系可以表示为矩阵 独立性假设要求的主对角线元素非零不符合实际,修正矩阵为: 使用相对熵来估计 X*的元素: 最优化问题使用投入产出分析的 RAS 算法,求解出银行间的借贷结构。 四、对我国银行间市场数据的处理及运算结果(根据 2003 年度银行年报数据)五、无金融安全网条件下的传染风险估计 (一)单银行作为诱导因素引致的传染效应分析 损失率变化条件下,中国银行倒闭引致的损失资产的变动 (一)单银行作为诱导因素引致的传染效应分析 损失率变化条件下,中国建设银行倒闭引致的损失资产的变动 损失率变化条件下,中国银行倒闭导致的银行倒闭数目的变动 损失率变化情况下,中国建设银行倒闭导致的银行倒闭数目的变动 损失率变化下,中国银行倒闭导致的银行倒闭轮数的变化 损失率变化下,中国建设银行倒闭导致的银行倒闭轮数的变化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银行间市场资本流动结构中,中国银行处于中心位置,中国建设银行处于次中心位置。 首先,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倒闭所传染的银行的顺序基本相同,说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上对其他银行的债权结构相似;同时,不论损失率如何变化,两家银行间不会出现相互传染。这主要是因为两家银行的自有资本均大于银行间资产和负债数量,从而割断了两银行间的传染渠道。 其次,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整个传染过程中均未受到影响,说明三家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上参与程度有限。 第三,银行是否受到传染主要取决于两个指标:清偿能力和与倒闭银行的关联程度。(三)多家银行同时倒闭的传染效应分析 扣除城市商业银行的诱导因素组的传染效应 诱导因素组的传染效应中损失资产与损失概率的关系六、结论及其对监管当局的指导意义(一)结论 综上分析,在不考虑金融安全网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渠道传染的银行危机的波及程度主要取决于诱导因素的种类、损失率的变化及银行间的相互联系。 1.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流动性结构是以中国银行为中心的网状结构,其中中国建设银行为次中心。 2.我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总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只有两家银行单独作为诱导因素能造成银行间传染,其传染程度受损失率的变化影响较大。 3.多家银行同时破产会扩大系统性危机发生的门槛,提高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 4.损失率的大小是影响传染是否发生及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变量。一般而言,随着损失率的增加,倒闭银行的净增加数目和损失资产的比例呈现“厚尾的正态分布”特征;损失率的变化还会带来传染轮次的“波动式”变化。 (二)加入金融安全网对传染的防范作用 1、银行监管使银行的经营更加谨慎,表现为第一轮传染导致银行破产的数量将减少; 2、如果有银行倒闭,监管者将快速做出反应,确保在损失进一步发生之前银行有充足的流动性,使损失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3、银行监管会减少银行和债权人之间的双边风险暴露,这一点也会降低传染的可能性。 (三)对监管当局的指导意义 监管当局干预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降低传染的风险主要存在三个时机:诱导因素发生前的预防、传染过程的干预和危机发生后的对金融体系的调整。 诱导因素发生前的预防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和对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在单个银行倒闭前,纠正银行存在的问题,防止

文档评论(0)

mmmt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