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早期目标镇静与标准镇静的对比:一项中试.doc

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早期目标镇静与标准镇静的对比:一项中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早期目标镇静与标准镇静的对比:一项中试研究 Yahya Shehabi, FCICM, FANZCA, EMBA1,2,3; Rinaldo Bellomo, MD, FCICM, FRACP2,3; Michael C. Reade, MBBS, MPH, DPhil, FCICM4; Michael Bailey, PhD3; Frances Bass, RN, BN, GDipICU5;Belinda Howe, RN, BN3; Colin McArthur, FANZCA, FCICM3,6; Lynne Murray, FAIMS3;Ian M. Seppelt, MBBS, FANZCA, FCICM7; Steve Webb, MPH, PhD, FCICM3,8; Leonie Weisbrodt, RN, BN, MN(Hons)9; for the Sedation Practice in Intensive Care Evaluation (SPICE) Study Investigators and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tensive Care Society (ANZICS) Clinical Trials Group 研究目的:评估实施早期目标镇静相比标准镇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先验性试验 研究单位:6个ICU中心 入选患者:ICU成人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患者 研究干预:患者随机分配至早期目标镇静组,接受以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镇静模式,以浅镇静(RASS镇静评分-2至1)为目标。患者随机分配到标准镇静组,接受丙泊酚和/或咪达唑仑为基础的镇静,与临床相当。 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主要的可行性结果是随机分组的时间和第一个48小时内RASS镇静评分处于浅镇静和深度镇静的比例。安全性结果是未发生谵妄的天数、升压药和物理约束的应用,以及设备的移除。患者插管或入住ICU后,随机分组的平均时间(四分位区间)1.1小时(0.46~1.9)。早期目标镇静组(n=21)和标准镇静组(n=16)患者APACHE Ⅱ评分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0.2 (6.2)和18.6 (8.8; p = 0.53)。在第1天,第2天,第3天,EGDS组中处于轻度镇静病人的比例更高 (12/19 [63.2%], 19/21 [90.5%], 和 18/20 [90%] vs 2/14 [14.3%], 8/15 [53.3%], 和9/15 [60%]; p = 0.005, 0.011, 0.036);在第一个48小时, EGDS组RASS镇静评分在-2到1的比例高于标准镇静组(203/307 [66%] vs. (74/197 [38%];p = 0.01)。EGDS组和标准镇静组相比,接受咪达唑仑的比例分别为6 /173 (3.5%)和4 /114 (3.5%),丙泊酚比例分别为16 /21 (76%)和16 /16 (100%,p = 0.04)。无谵妄天数分别为101/175 (58%) 和54 /114 (47%; p = 0.27),物理约束应用分别为1人 (5%)和5人(31%; p = 0.03)。降压药使用和自我拔管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实施早期目标镇静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利于达到早期轻度镇静,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和丙泊酚的使用,减少物理约束的需求。早期目标镇静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危重病,谵妄,右美托咪定,目标定向,重症监护,机械通气;镇静 机械通气患者静脉输注镇静级是普遍存在的(1)。修订后的SCCM临床疼痛、躁动和谵妄实践指南(2013年)(2)强力推荐常规监测疼痛,镇静和谵妄,并推荐轻度镇静。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指南没有推荐任何一种药物或联合用药。 很少有关于镇静策略的随机临床试验有足够的说服力(3,4),或采用患者关心的结果,如死亡率,作为主要研究结果(5)。因此,改变实践的依据有限(6-9)。此外,许多随机试验存在几项潜在的共同的局限性:目前实验条件下对照组难以校准(10);重视比较两种研究药物,然而事实却是大多数患者都是联合用药(11–13);镇静深度、疼痛、谵妄的监测是多样性的(14-19);机械通气72到96小时后才随机分组,因而导致干预措施延迟(3,4),并且给予干预措施的是研究人员而非临床工作人员(20)。此外,随机试验标准流程没有控制镇静剂的选择(21,22),没有评估不同镇静药物对整体镇静质量和结果的贡献。最后,许多研究制定的镇静策略高度依赖于ICU的运营模式,包括护士与患者的比例和撤机标准(22-24)。 最近一项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ICU镇静实践评估)的镇静实践观察研究发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