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doc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琴瑟和鸣 “人”“文”和谐共振 ——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小学语文,我们通常接触的是现代白话文,可是新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吹得“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吹来了高段语文一项崭新的教学内容——文言文。 “文”即文章,也指书面语言;“言”即写、表述。那么,“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在经历了上百、上千年的大浪淘沙之后,留给我们后人的佳作。它的出现,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机会,带来了新的舞台。 可是,文言文作为一项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也让教师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末有的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目标,如何寻求文言文教学策略,使之合理、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以达到教学的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认为,合理处理文本与生本的关系,讲究教学策略,让 “文”和“ 言”琴瑟和鸣,“文”与学生和谐共振,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块欣欣向荣的语文教学湿地。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简析 记得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争议》中说过一句话:“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片“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的确,文言文教学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块软肋。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种现状。 现象一:任意拔高,苦不堪言。 教师把小学文言文和初中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把小学生当做中学生教。在课堂中,不从学生实际和课程理念出发,操之过急,任意拔高,如过分地强调文言文中的语法、写作特点,过分地进行拓展等,使学生苦不堪言,从而导致学生在接触文言文的初始就失去了对它的好感,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象二:形式单一,索然寡味。 教师缺乏教学的手段及灵动,有的形式单调,采用师问生答,有的在教学中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流程:如新课伊始,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接着师生逐词逐句共议,然后人文提炼,说说读懂了什么,最后读读背背。这样的课堂形式单一,学生何来的期待,何来的兴趣?长此以往,也把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期待给消失殆尽。 现象三:走马观花,轻“描”淡“写”。 教师认识不够清楚,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是一种调剂,于是教学时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痛不痒挠几下就草草了事。如学习《学弈》一文时,有一位学生把“惟弈秋之/为听”读成了“惟弈秋/之为听”,教师虽给这位学生做了纠正,但为何要读成“惟弈秋之/为听”却没做剖析,致使一部分学生直至下课还继续读错着。显然,这位教师并未抓住教学契机,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二、正确归因,明确目标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共安排了三次:第十册《杨氏之子》、第十一册《伯牙绝弦》、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这体现着编者重视文言文的美好愿望,也适应新课程标准课总目标提到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体现出现代语文教学对文言文的重视。但是,以上三种教学现状,却严重违背了新课程选编文言文的初衷。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细细读来,《新课程标准》的确没有明确细致的目标及要求,连“文言文”这三个字也只字未现,只是把它和古诗词合在一起,称为“古诗文”,笼统地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直到第四学段(7—9年级)才有了对文言文教学的具体明确的目标:“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样,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在很多人看来,就成了一个难以琢磨的“盲点”,成了一块把握不定的“软肋”。现象一就是由于教师把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试图拔苗助长,结果适得其反;现象二由于教师没有正确解读目标,方法单调,以词解词,以文解文,使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现象三则是教师教学目标把握得过低,无法达到编者选编的目的。那么,该如何正确制定它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要认真透彻地遵循课标要求,一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游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学文作好铺垫;三是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能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把小学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2、能正确停顿,朗读文言文。 3、初步懂得“之、者、其”等常见的文言词的意思及古文中特殊的通假字及古今意义不同的词用法、意思。 4、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文言文所表述的故事,初步体会、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讲究策略,有效教学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