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三、厅外电器部件 电梯厅外电气部件通常包括厅门组件、厅外召唤盒和厅外楼层显示盒等组成。 门电气安全电路的导线,其截面积 ≥0.75mm2 * A.厅门组件与开关 电梯应在层门可靠关闭后才能正常运行。 只有当门锁锁钩啮合深度≥ 7mm时,电气触点才能接通,电梯方可启动运行。 每层层门都要设置机械门锁,并配有门锁电气开关。 门锁开关都应采用分离式(动离)开关,严禁采用一体式开关,以防止误动作。 若是弹簧式开关门关闭后,触点弹簧的压缩量应≥3~4mm。 若是插入式开关门关闭后,触点的插入深度应≥ 7mm 。 * B.厅外召唤盒 厅外召唤盒安装于电梯门口侧壁,供乘客和使用人员呼叫电梯而用,通常按钮上还配有指示灯显示。 1.3~1.5m 安装位置:召唤盒中心距装修地面高度为1.3~1.5m,垂直度偏差≤3/1000,外壳应可靠接地。 * C.门机控制系统和防护装置 电梯的厅、轿门是井道与轿厢出入口的安全防护装置屏障。 门机构系统由门机、轿门、厅门、厅门自闭装置、门锁和门刀组成。 * Ⅰ.门电机的种类 直流电机 交流电机:单速 双速涡流调速 调频调速 * Ⅰ-1.直流门电机工作原理 MD JKM JKM JGM JGM MDQ RMD RKM RGM KGM1 KGM2 KKM + — * Ⅰ-2.交流单速门电机工作原理 * Ⅱ.关门防夹防护装置-1 关门防夹装置是指除关门行程最后50mm外,在其他行程内都应能对进出厅、轿门的乘客和货物予以防夹保护。 关门力限制器 关门行程1/3后,阻止关门力?150N。当关门阻挡力大于该值时,关门力限制器动作,切断关门回路,马上接通开门回路,反向开门。 构成关门力限制器的测定结构通常有三种: ▲橡胶块式 ▲压簧式 ▲电流测定式 * Ⅱ.关门防夹防护装置-2 关门防夹检测装置的种类有: 接触式——安全触板式(动作力?0.5kg) 感应式——光电式:不接触,1路或2路 光幕式:不接触,16/24路或更多。 雷达式:监测门前区域,根据乘客的移动 方向来判断是否要开门 * Ⅲ. 强迫关门与消防运行关门 强迫关门——是在当有人或物在关门过程时,阻挡时间超过限定时间后,乘客电梯系统自行执行强行关门的一个特殊功能。门机运行速度应以较低速度关门,其最快门扇的平均速度应限制在≤0.3m/s。此时,关门力限制器仍然有效。 消防运行关门——该梯为消防运行专用梯时,当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后,电梯控制系统自行将门机系统的开、关速度降低,并改为手动控制状态。 * D.轿厢称重装置 主要用作确认轿厢实际载重,为信号控制和驱动控制确定运行参数。 一般有三种形式组成:机械式、橡胶块式和负载传感应式。 其中机械式和橡胶块式为秤重开关式:超载、满载和最小负载。 * 轿厢负载传感应器 负载传感应式为应变片式: 连续测定轿厢内的载荷大小的装置。 通常有电流式和电压式两种。 * E.随行电缆 用于传输控制柜与轿厢间的信息。 主要包括电缆和电缆架 井道电缆架应安装在电梯正常提升高度1/2H+1.5m的井道壁上,并设置电缆中间固定卡板固定。 轿底应装有轿底电缆架,并做两次保护。 * 随行电缆的种类与结构 随行电缆通常有两种不同结构: 圆形电缆与扁电缆。 * 电缆架的类型 电缆架 轿底电缆架 * F.轿顶接线盒 轿顶接线盒: 主要用来连接随行电缆,并分配至轿厢各个部件位置。 * 轿顶检修盒 轿顶检修盒: 主要用作检修人员在轿顶上操作电梯进行检修慢行运行。 包括有急停(红色),上、下运行和状态转换开关 * G.安全钳及安全窗 安全钳与安全窗都是电梯安全必不可少的安全部件。 安全钳动作前,首先由限速器钢丝绳拉动安全钳拉杆,再带动安全钳开关动作,从而切断安全回路,使曳引制动器制动抱闸。 安全窗上安装有安全窗开关,当打开安全窗时,其安全窗开关被打开,安全回路被切断。 * H.电线管与线槽 电梯的供电和控制线路是通过电线管或电线槽及电缆输送到控制柜、曳引机、井道和轿厢。 * Ⅰ.电线管 外表应无破裂凹瘪和锈蚀,内部应畅通。 对于明管应保持排列整齐美观、要求横平竖直。 水平与垂直偏差均不大于2/1000。全长最大偏差小于20mm,同时应设固定支架。 水平管支撑点间距为≤1.5m ,竖直管支撑间距为≤2m。 电线管内所敷设的电线总截面应小于线管截面的40%。 * Ⅱ .电线槽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内外均无锈蚀和毛刺。 安装后应要求横平竖直,水平与垂直偏差均不大于2/1000。全长最大偏差小于20mm。 线槽与线槽的接口应平齐,槽盖应齐全,线槽地脚压板螺栓应稳固。 线槽内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