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中医外治.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刮痧法 【机理】:背部为阳,督脉循行中央,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俞注所在,华佗夹脊穴夹脊两旁,通过刺络拔罐放血、刮痧 ,对经络俞穴、反应点给予不同方法和强度刺激,损其有余起到疏风散邪、清热凉血消肿散结、活血化瘀、泻火解毒的作用,使之达到气血调和的功效。 【操作】:颈项背部用碘伏消毒后,用刮痧板蘸润滑液,按从上往下或从内到外的顺序刮拭,如后项部从风府刮至大椎,风池刮至肩井,背部从督脉和两侧俞穴及夹脊穴从上往下刮。以皮下有痧点或瘀斑为度,1 周 1 次,3次为 1疗程。 耳尖放血 【机理】:耳为宗脉之所聚,取耳尖穴放血,可通经活络,改善全身气血循环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目的。 【现代研究】:针刺耳尖后, 局部神经和血管受到刺激,激发神经调节作用, 调节内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面部红斑及炎症。 中医经络学认为,耳尖穴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定位】:耳尖穴,属经外奇穴,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操作】:定穴后,常规消毒,左手提捏耳尖穴周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并挤压周围皮肤,使之出血5~10滴,然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3天1次,左右耳尖交替放血,10次为1疗程 痤疮的中医外治法 痤疮的定义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多发于青春期。 中医又称“酒刺”、“粉刺”、“肺风粉刺”,俗称“暗疮”、“青春痘”等。 中医病机 现代中医多认为痤疮总的病机是内热炽盛,外受风邪。病因大概总结为以下五点: 1、体内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又感风邪,熏蒸于面而发; 2、或过食辛辣滋腻之品,酿生湿热结于肠腑,不能下达反上蒸于肌肤而成; 3、或脾虚生痰,郁而化热,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痰瘀互结,凝滞肌肤所致。 4、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郁化火,冲任失调而致。 5、外感毒邪,毒热互结,日久阻滞经络,气血瘀滞而成。 辩证分型及治法 临床可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湿瘀滞、冲任不调、痰瘀毒滞五型。 痤疮的中医治疗分为内治和外治。 中医外治法具有使用简便,易于掌握,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的优势,既可单独外用,亦可结合内服药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主要指不经口服给药,而从体表皮肤及黏膜等途径用中草药进行敷、贴、浴、封、熏、洗、灸、扑、点、涂、擦等来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方法。 清代外治大师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曰: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而能补内治之不及此也。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分类 一、中药外治: 按剂型分:洗剂、膏剂、散剂、酊剂、涂膜剂等 按用法分:湿敷、熏蒸、中药面膜等。 二、特色疗法: 主要有刺络拔罐放血、火针疗法、刮痧、耳尖放血、耳穴压豆、自血疗法等。 中药外治篇 总结 治疗痤疮的中药外用基础方有三黄洗剂、颠倒散、五味消毒饮等 常用加味中药: 1、清热解毒:金银花、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蒲公英、苦参、野菊花、牛黄、紫花地丁、连翘、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等 2、消肿散结:山慈菇、夏枯草、浙贝母、皂荚刺 3、活血祛瘀:丹参、红花、桃仁、三七、乳香、没药等 4、清凉止痒:冰片、薄荷、滑石粉、珍珠、炉甘石等 三黄洗剂 【组成】:黄芩、黄连、黄柏、苦参各20g 【制法】:加水煎煮取药液待用。 【用法】:待药液放温后清洗面部,早晚各 1 次,每次15-20分钟。 【功能】:干燥、清凉、止痒,消炎杀菌。 洗剂 颠倒散洗剂 【组成】:硫黄, 生大黄各7.5克, 石灰水100毫升。 【制法】:将硫黄、大黄研极细末后,加入石灰水(将石灰与水搅浑,待澄清后取中清水)100毫升混和即成。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4次。 黛黄膏 【组成】:山慈菇30g,青黛10g,大黄10g,黄柏10g,硫磺5g。 【制法】:研成细末,加入105g凡士林调匀成膏 【用法】: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1-2次 【功能】:清热凉血,消肿散结。 膏剂 痤疮散 【组成】由大黄、黄连、硫磺、白芷、防风等药组成 【制法】上药洗净后,65-75℃烘干,粉碎成细粉,混匀,制成1000g即可。 【用法】:将药粉、蜂蜜、温水按一定比例调成糊状,均匀敷于面部,每日1次 散剂 酊剂 【组成】:黄连、黄柏、地肤子、苦参 15g,陈皮各15 g,黄芩20g,丹参20 g,冰片10 g,甲硝唑2g,螺内酯1g,维生素 B62g 。 【制法】:将中药磨碎后加入40%-60%乙醇溶液浸 7 天后过滤,再将冰片及其他西药研粉后加入滤液,融化后外涂患处。 【功效】:具有杀菌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