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管理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药物外渗 定义 原因 上报 处理 了解药物外渗的定义 2014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定义 药物渗出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管腔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管腔外的周围组织 环境因素 流程因素 患者因素 器材,药物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 药物外渗 药物外渗的原因 药物外渗的原因 药物因素 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的浓度 PH值等 当药物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的应急能力,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药物外渗的原因 患者因素(血管因素) 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症等引起血管阻力增加 肿瘤病人因长期输液化疗,使血管脆性增加,输液过程易出现局部渗液 反复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对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管壁弹性下降,变细变硬,管壁变薄,当注射药物的浓度增加时,血管腔内压力增大,血管难以承受从而导致药物渗出 药物外渗的原因 患者因素(解剖因素) 肘窝及关节处血管滑出时不易发现 小关节处的血管则较细,皮薄,脆性大更易滑出血管,手腕和手臂上的神经和肌腱较多,药物外渗可能损伤神经和肌腱; 患者在穿刺过程中过分紧张,引起血管痉挛或滞针,使穿刺失败致血管壁损伤 年龄疾病等因素 中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壁弹性降低 疾病致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改变 药物外渗的原因 医务人员因素 技术因素 穿刺技术不熟练,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 选择血管不当,下肢静脉瓣较多,血流缓慢 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针眼按压不准确等 确定针头是否在血管内的方法不正确(即反折针头,挤压输液管看有无回血,在挤压过程中冲击力大,易造成药物外渗) 正确方法:先关闭调节器,然后再慢慢打开调节器,在逐渐打开调节器的过程中,如果针头在血管内则有回血,这种方法用力均匀,对血管的刺激小,不易引起药液外渗。 责任心 巡视,交接班等 药物外渗的原因 医务人员因素 药理知识 腐蚀性药物能引起组织发生水疱甚至坏死 丝裂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 腐蚀性药物外渗后与核酸结合,会引起组织发生长时间水疱和溃疡,坏死溃疡可持续数日或数周,伤及周围肌肉、皮肤、筋膜及韧带,甚至神经系统,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易发生感染和败血症 药物外渗的原因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较低时,血管痉挛收缩 流程因素 血管评估、选择流程、巡视流程、交接班流程 药物外渗的处理 外周静脉(PVC)输注引起的外渗处理 停止输液,尽量回抽残留药物,评估药物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患者症状及渗漏处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范围 通知主管医生查看外渗局部皮肤 抬高肢体或注射部位48H,避免局部区域压力过大,局部损伤皮肤受压,24H内局部用50%硫酸镁或冰袋冷敷,温度4-6℃,每隔15分钟更换,以降低药物活性,减轻局部肿胀,但植物碱类(奥沙利铂)不能冷敷. 遵医嘱局部封闭(长春瑞宾需bid,连续3天) 药物外渗的处理 封闭的范围大于渗漏区 深浅最好在渗漏区底部,不可过浅 PS:对注射部位应观察并做记录,包括外渗发生的时间,估算药物外渗的量,处理外渗的方法,病人的主诉及局部体征等 药物外渗的处理 中心静脉(CVC)给药引起的外渗处理 患者一旦感觉CVC部位有不适、疼痛、烧灼感、肿胀胸部不适或输液速度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输液 如果是皮下埋泵,应正确评价针头的位置是否合适,回抽渗出液,如果无法吸出,则拔出针头,从皮下抽吸残留液,给予适当的解毒剂 通过埋泵输注解毒剂应避免液量过多引起局部压力过大,注射后及时封泵,评估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患者症状及累及范围;必要时摄胸部正侧位片,确定渗液的原因及影响范围。 药物外渗的处理 观察局部皮肤、血管的变化,班班交接,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诉,做好心理疏导,观察时间不得少于10天 详细记录外渗的药物、范围、时间和处理方法,填写护理风险事件报告单交护理部,科护士长以上人员给予跟踪指导 药物外渗后组织坏死的处理 有水疱形成者避免水疱脱皮 如出现局部坏死及时清除坏死组织 局部组织损伤达到浅Ⅱ度至浅Ⅲ度时,注意避免感染,促进渗出液回吸收,选用水凝胶类敷料,含水分丰富,可提供湿性伤口愈合环境,吸收少量渗液,溶解坏死组织,减轻疼痛。 局部组织损伤达到深Ⅲ度时,应防止痂下感染,局部给予细胞生长生物因子,促进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生长,予以切痂植皮 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取得患者的合作 药物外渗的处理 水胶体敷料:在发泡性药物引发的静脉炎或皮肤坏死中具有较强自溶清创能力,能选择性清除坏死组织,吸收大量渗出液物质,加快血管再生,减轻疼痛,同时透气不透水,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低氧张力,毛细血管生成快,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使组织

文档评论(0)

cl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医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