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墓葬玉衣成因考.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墓葬玉衣成因考 关键词:玉衣 形成 原因 【引言】 汉代的墓葬文化中的玉衣文化可以说是和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同属于汉代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 玉衣经过缀玉面幕、缀玉衣服、玉衣套的一系列发展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本文主要就玉衣在汉代的空前发展,试对玉衣的形成原因做初步的探讨。 汉代玉衣文化在汉代的繁荣 汉代玉器是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在继承了先秦玉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汉代玉衣以其独树一帜的时代特征、复杂的加工工艺、巨大的形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而备受瞩目,可以称得上是汉代玉器中的代表形式,同时也是丧葬用器不同于前代的部分。 玉衣又称“玉匣” 或“玉柙”《韵会》中有:“匣,通作柙。”《辞通》中称:由东周时期尸体局部使用的丧葬用玉如缀玉面幕、缀玉衣服、玉衣套等演化而来 “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汉书·董贤传》)颜师古注:“《旧汉仪》云:……珠襦,以珠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玉为柙,至足,亦缝以黄金为缕”。玉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脸盖 2、头罩 3、上衣前片 4、上衣后片 5、右袖筒 6、左袖筒 7、右手套 8、左手套 9、右裤筒 10、左裤筒 11、右鞋 12、左鞋(如图1) (图1) 玉衣是汉代丧葬用玉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其核心的组成部分。一些有身份地位的贵族都以能使用玉衣下葬为其最高的丧葬期望。导致了在汉代的各个皇帝、诸侯王等的墓葬中均有玉衣的出现。 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出土的两套完整的玉衣是我国出土最早的有确切时代可考的玉衣,为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63年)时期的墓葬。其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出的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玉衣,出土后引起了极大轰动。刘胜玉衣,全长188cm,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的大小和形状,是按照人体各部分的不同形状设计的,其中绝大多数是长方形或方形,也有少数是角形、梯形和多边形的,玉片的角上穿孔,再用金丝编缀起来。玉衣的形制分为头部、上衣、裤、手套和鞋五大部分。其中头部由脸盖和头罩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由左、右裤筒组成,手部作成五指形,足部成鞋靴状。玉衣是汉代皇帝和显要贵族死后特制的殓服。刘胜之妻窦绾玉衣长172cm,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结构和刘胜墓出土的玉衣基本相同。 江苏徐州狮子山楚夷王墓虽已盗掘但是仍然出土了玉衣片4000余片,为金缕玉衣。夷王卒于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因此可以说最迟到文帝初年,完整的玉衣已经出现。 由于当时的人们十分相信玉器能保存尸体使之不朽,更把玉衣作为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之后一直到东汉末年献帝刘协时期的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汉代的墓室中一直都有玉衣的出土,以玉衣殓葬是汉代丧葬制度的一个特点,玉衣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汉代墓室的标志性物品存在了。 汉代玉衣的作用 在我国的历史上,人们一直把玉器看做正直、温和等等正面情绪的象征。更是“比德于玉”认为玉器是一切美好道德的载体,提倡“古之君子必佩玉”甚至达到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程度,希望达到借助玉器来达到滋身养体的目的。在墓室陪葬品中认为玉与“君”、“父”、“男”同样属于乾,具有阳刚之性可以驱鬼辟邪、祛除阴气。另外封建帝王的影响也同样使得人们认为玉属乾卦,身具阳性,佩戴于死者身上可驱除死后产生的阴气以保存尸身使之不朽。这种用玉来陪葬死者以达到保存尸身的观念在我国古代被广泛的流传。玉衣的使用是这种观念达到了极致状态,同时大量的出土文物也印证了《周礼》中“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璧、琮以敛尸”之说。尸体是裸体放入玉衣中的这样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到玉衣,认为能够更好地驱除阴气。在玉衣头套的顶部开有一个小孔,它与T型帛画等的作用是同样的,都是用以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与古人思想中的灵魂不死有直接地关系。 另外,玉衣还有着标志等级制度的礼器的作用。自西周后青铜器逐渐的的淡出了礼器的舞台,玉器逐渐的取代了它作为礼器的作用。经过发展,到东汉时期玉衣完成了它作为礼器的系统制度。玉衣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汉书·与服志》中明确的记载了玉衣的使用规格——皇帝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夫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夫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另外《后汉书?礼仪志》中也有关于玉衣使用制度的规定:皇帝用“金缕玉柙”,“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甚至是外邦夷族的国王死后也是“其王葬用玉匣” ③。汉代的统治者为了明确这种等级制度更是为此专门设立了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 此外,东汉朝廷还将玉衣赐给少数民族的君主。例如位于东北的夫余国,其国王殓葬用的玉衣就是东汉朝所赐予的。朝廷先将由东园制作的玉衣运往边境的郡县,夫余王死后则“迎取以葬” ④。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