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空间的魅力,美术与环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七年级空间的魅力,美术与环境,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空间的魅力,美术与环境,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 2、掌握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的方法。 3、熟悉理解生活中和绘画作品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提高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兴趣。 教学重点: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 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的教学。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讲授法、绘画法。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第二课 空间的魅力 美术与环境 从关于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欣赏和师生对话开始,进入到平行透视,成角透视远离的讲授,然后通过室内外透视写生,让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的方法。 虽然本课基本上是学科知识的教学,但应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 倾向,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现课题:“空间的魅力”所表达的含义),并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课时可分为三个教学时段: 欣赏相关(如万里长城)录像片,摄影图片和世界名画,并进行师生对话,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 利用正六面体,教学辅助图,讲授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原理,让学生从名字绘画作品中辨识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区别。 简单介绍的线造型,手绘室内透视图画法,学生进行练习,观察教室并画出简单的教室透视图。 第二课时分为3个教学段 复习上一课内容和讲评作业,介绍室外透视图两种画法,即利用玻璃片摹画和透视写生的方法(两种学习方式)。 学生进行练习:选择校园内适当地点观察室外透视情况,画出两种方式的透视图,作业讲评(可采用学生评议和教师讲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课教学小结。 本课作业要求: 作业形式的手绘,线条造型为主,但对使用工具及色彩不宜限制。 作业应表达对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原理的认识,突出对近大远小空间关系感受的表达,不宜过多强调透视线的准确度。 本课教学内容的拓展: 为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想象空间,可在第二课时增加一个教学段,进行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绘画作品欣赏;包括:(1)画面上既有平行透视情况又有成角透视情况的作品;(2)改变透视规则,形成非科学透视空间,从突出思想情感或特殊艺术效果表达的作品。 在欣赏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作品具体应用透视知识或突破透视规则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布置作业: 焦点透视和教学透视的画法。(焦点透视即在画面上把视点固定为一点,并且只有一个视向,散点透视即在画面上存在多个视点或多个视点。我国传统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法。) 平视、仰视、俯视的绘画。 视点、主点、视平线、消失点的画法。 教学反思: 学生是否了解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原理和基本特征,作业是否能表现出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和热情如何,教师给出评语。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和作业效果写出评语,连同本课作业、笔记,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放入自己的学习档案袋。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