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金属催化剂的特性
金属表面的几何构造
晶格缺陷与多相催化
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经验规则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
结构敏感与非敏感反应
溢流现象;金属催化剂的类型:
纯金属催化剂:银、熔铁、铂网等;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Ni/Al2O3,Pd/C等;
合金催化剂:指活性组分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原子组成,Ni-Cu、Pt-Re;
金属簇状物催化剂:Fe3(CO)12等。;金属催化剂催化的反应;4.1.2 金属催化剂的特性;4.2 金属催化剂的化学吸附;4.2.1 金属的电子组态与气体吸附能力的关系; 化学吸附特性用未结合的d电子解释;
具有未结合d电子的金属容易产生化学吸附;
不同过渡金属元素的未结合d电子数不同,产生
化学吸附能力不同,催化性能不同;;4.2.2 金属催化剂的化学吸附与催化性能;1.金属催化剂的电子逸出功(脱出功);2.反应物分子的电离势 I ;3.化学吸附键和吸附状态;控制步骤与化学吸附:;4)金属催化剂化学吸附强弱与催化活性关系;4.3 金属催化剂电子因素与催化作用的关系;4.3.1 能带理论;能带的形成;最外层或次外层电子存在显著的共有化特征,
内层电子的状态没有明显区别;
金属晶体中的电子兼有原子运动和共有化运动;
共有化的规律:只能在能量相近的能级上发生;过渡金属晶体的能带结构;Ni的d能带和s能带填充;Cu的d能带和s能带填充;“d带空穴”与催化活性; “d带空穴”与催化活性;4.3.2 金属电子结构的价键理论;金属晶体是单个原子通过价电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结合而成,其共价键是由nd、(n+1)s、(n+1)p轨道参与的杂化轨道。
参与杂化的d轨道称为成键d轨道,没有参与杂化的d轨道称为原子d轨道。
d%即为d轨道参与金属键的百分数。
; Ni-A:杂化轨道d2sp3中,d轨道成分为2/6;
Ni-B:杂化轨道d3SP2和一个空轨道中,d轨道成分占3/7;
Ni原子d轨道对成键贡献:30%×2/6+70%×3/7=40%,
称作为d%(d百分数);d%与吸附热、催化性能的关系;4.4 金属催化剂晶体结构与催化作用关系;4.4.1 金属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体心立方的?-铁晶体的几个晶面;4.4.2 晶体结构对催化的影响;4.4.3 金属的晶格缺陷与催化活性;晶格缺陷和金属催化的“超活性”;金属催化剂,尤其是贵金属,由于价格贵,常用高表面积和大孔隙的载体,将其分散成微小的颗粒附着在载体表面上。;4.5.1 金属分散度与催化活性;在于催化剂在一定粒度下给出最大有效表面积;负载型催化剂的特殊组成要求:; 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种类型);第二类相互作用;金属颗粒表面被来自载体氧化物涂饰。涂饰物种可以和载体相同,也可以是部分还原态的载体。金属氧化物在金属颗粒上的涂饰,改变了金属与金属氧化物接触部位上金属离子的电子性质,可能在有金属氧化物粘敷的金属颗粒表面的接缝处产生新的催化中心。; 金属和载体间存在的相互作用;Pt/WZ催化剂性能;在TiO2载体上金属的化学吸附性质;为什么在高温还原的负载型催化剂上,H2和CO的化学吸附会大幅度下降到几乎为零呢? 会不会是由于高温还原引起表面上金属粒子的聚集呢?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高温还原的2%Pt/TiO2催化剂的Pt峰极度宽化,表明金属粒度不会大于25 nm。
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也证实500℃还原后的金属粒度均小于5nm。由此可见,化学吸附变化的原因不在于金属粒子的高温聚集。;会不会是由于高温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呢?
对经500℃还原的样品再氧化处理然后测定低温还原(LTR)和高温还原(HTR)的化学吸附数据;
氧化后化学吸附的性质是可逆的,排除了结构发生变化的可能性。;2%Pd/Ti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吸附;不同载体负载的Ni催化剂对F-T反应的作用;金属催化剂另一重要的特性:催化反应体系对于金属表面相的结构具有敏感性;
当实验测量的转换频率与金属颗粒大小或晶面无关时,该反应就称为结构非敏感反应,反之则称为结构敏感反应。
;结构敏感的本质原因;Boudart等人总结归纳 (I);Boudart等人总结归纳 (II);环丙烷在金属铂上加氢开环反应上结构非敏感反应;合成氨反应对Fe催化剂是结构敏感反应;合成氨的转换频率(Vt)值;结构敏感性的应用;有时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与颗粒关系复杂;溢流(spillover)现象;固体表面氢溢流的图示;溢流作用具有势垒 ;负载金属的固体颗粒表面溢流;固体表面的溢流;氢溢流的发现;然而,当用Pt/A12O3代替Al2O3时在同样条件下却迅速地出现了蓝色化合物。显然微量Pt不足以与固体的WO3有良好的接触,因此用一般的催化规律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