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德辉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小学思品学科.doc

赖德辉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小学思品学科.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龙岩市小学思品名师工作室方案 领衔人 :永定县实验小学 赖德辉 依据《关于继续推进设立龙岩市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通知》(岩市教综〔2009〕328号)和《龙岩市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管理规定》(岩市教综〔2009〕119号),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和小学教育教学的特质,设立“龙岩市小学思品名师(领衔人)工作室”,并在龙岩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施本方案。 一、工作室的定位与基本思路 工作室定位:实践、研究、服务、发展。 工作室思路: 1、方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2、基础:学生社会生活与实践;方式:课堂教学与学科质量监测; 4、载体:课题研究、网络平台、专题研讨; 5、目的:(1)、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2)、打造学科骨干队伍,培养教学名师。即以学生社会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为基础,依托“龙岩市红土书香工程”与“客家土楼文化资源”,贴紧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与福建省小学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业评价,探索育人规律。瞄准课改前沿,探索优化小学品德课课堂建构,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育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设“小学思品名师工作室”网络研究平台,服务龙岩市“红土书香工程”建设,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推进市(区、县)域小学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二、工作室的目标 “小学思品名师工作室”结合《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本身的特点,以新时期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和培养一批本市本学科中青年教师为总目标。 1、通过为期三年培养计划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上出精品;在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在学业评价与学科质量监测上出成效;在管理岗位上出经验;发挥工作室成员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形成龙岩市(区、县)域名优群体效应。 2、有效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各成员主动吸纳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思想、新课程理论与《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把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目标及学习方式,提升课程意识与理论素养,促进工作室成员向学者型、智慧、研究型教师发展。各成员主动向学者型、智慧型、研究型教师转变。各成员要有真的品格——真得如老林硕大的山参,真得如冰山纯净的雪莲,真得如幽谷第一瓣兰花;各成员要有善的心灵——博大得心空如海、心野如原,宽厚得灵山绵绵、灵水浩浩;各成员要有美的情怀——拒绝诱惑,傲视丑陋,渴望奉献,追求一条险峻陡峭却步步登峰的路径。 3、引领学科工作室成员全面了解品德教育课程的新视点、新热点、新焦点与新成果,明确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如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质量监测与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研究。)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准确把握品德教材的文化内涵及编写意图,提高解读教材、运用教材、创生教材的能力,增强专业底蕴,促使工作室成员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4、从当前社会、学校、家庭品德教育的盲点与积弊入手,扎实开展有效的德育专题研讨与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品德教育方式,提高品德课堂生活,品德教育的品位,积极探索小学生品德形成规律。 三、研究项目 (一)、具体项目与课题: 课题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监测与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研究。 课题二:育情共鸣、互动体验、励行内化——小学生品德形成规律研究。 (二)、研究意义: 1、教学质量监测与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开齐开足课程,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要求。课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监测与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研究》在这一背景中应运而生。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通过诊断、调节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通过强化、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2、《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以致于在小学阶段初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小学生品德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高度融合的过程,“情”在其中是一种品德内化的催化剂;“动”在其中是活动与体验;“行”在其中是体验感悟后,品德价值选择中,内化后的行为表现。“育情共鸣、互动体验、励行内化”想铺就的是一条学生品德形成规律。 这二大课题承载着比较前沿的时代性与现实品德教育与课程发展需求的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