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美术创作比较期末论文
第PAGE 5页
地质学与中国山水画
经过一学期中外美术创作比较的学习,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欣赏并评析了很多中外美术作品,由于个人从来没有进行过美术的专业学习,李老师的课程又是非常的专业,因此接受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不过还是很有收获,我对于美术创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学习到了一些美术鉴赏的方法。我的专业是地质学,看似与艺术截然不同的自然科学,然而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愈发地发现地质学与美术在某个层面上又是相通的。
一、山水画与地质学
记得在开学初李老师向我们展示他在北京周边的一些山水写生作品,李老师提到这些山大多都是花岗岩,作为一名地质专业的学生,出于专业的敏感,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当时我很疑惑画家作画时需要了解岩石的岩性吗?或者说不同岩性的山绘画表现方法不同吗?中国的山水画以自然山川为主要描绘对象,而自然山川也正是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我想地质学和山水画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对自然地观察的重要性。因为即使艺术家拥有天马行空的天才想象、奔涌澎湃的炙热情感、纵意不羁的娴熟表现,而触动他最本初的艺术神经的却是其对自然、社会等现实环境的观察、体验和反应,除此之外的“创造”反倒可以看作“不真实”、“虚伪”的艺术表达了。所以,山水画家要想更好的表现自然,就需要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山水画是艺术的创作,似乎只需要将眼前看到的山川景色画出来就行,而地质学则是对岩石性质、结构和构造现象及成因的科学研究。李老师讲山水写生是迅速提高绘画能力、造型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繁杂平常的景物中摄取和提炼成具有意味的美的形式,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山水画家多一些地质学知识,对于岩石的性质、山川的结构和构造将会有更深的把握,这样对画家更加全面地观察自然有帮助,很可能对山水画的创作有帮助。
在我的疑惑下,李老师又讲到了李唐的《采薇图》,皮肤和五官的线条柔而细,树干的线条则很粗,岩石的线条处理使岩石看起来很刚硬,线条是中国绘画独特的造型手法。我了解到皴法是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之一,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其基本方法是,利用毛笔运行的各种方式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复杂的地质构造,以及不同山石的形貌,所形成的各种程式化的皴擦方法与名称。皴法一般分为锤头皴、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雨点皴、荷叶皴、矾头皴、解索皴等等。这些表现山石的技法不是闭门造车的笔墨游戏,而是画家长期观察写生的艺术结晶;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由于大自然是千姿百态的,艺术家又以严肃的态度来描绘,因而这些作品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如荆浩画的一看就是巍巍太行山,关同、范宽表现的则是关、陕一带的山川,董源的是江南山水。为了表现不同的自然景色,他们创造出种种皴法。
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我想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中国山水画家在写生过程中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傅抱石。据说傅抱石外出写生时常随身携带的一本书是《地貌学》,他曾说过画山水不从地质的纹理、地质的科学、地貌的科学去寻求事物的本来面貌,仅从纸上来画山水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虽然不能把画家对自然的观察与对地质的研究等同起来,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通过对山水地质地貌的研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新的山水画法。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因此,新一代山水画家如果要破除山水画的陈规旧法,创造表现新山水画的新技法,就必须重视对地质特征的基础性研究。特别是当山水画家所面临的山水与传统山水画中的山水迥异时,对地质地貌的研究就更重要了。
二、地质学与山水画
那么,地质学家能否从中国山水画中获取地质信息呢?英国的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地学)中已作了一些研究。他从中国古书的插图中发现了许多有地质学价值的图画,还提到国外有人对《芥子园画传》作了初步的地质学鉴别,对皴法也有论述。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也能大致指出画家画的是哪种岩石:折带皴画的是具有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砂岩。
岩石按形成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