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貌学复习资料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地表的地形,即地貌。
2、研究内容
研究地貌的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及其分布规律。
地貌的形态特征:如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及各
种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
地貌的形成发育原因: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地表岩性,
时间。
地貌的演化: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等阶段。
地貌体的内部结构:切割型、叠置型、切割 -叠置型、叠置 -
切割型。
在地貌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内外营力的作用表现:
1)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营力使得地表变得
起伏,外营力使之夷平。
2)在具体某一区域或某一时段内, 内外营力的强度是不一
样的。山地高原区内营力强度大,平原盆地区外营力强度大。
3)但从长时间看,内外营力作用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坡地重力地貌
什么是坡地重力地貌?斜坡上不稳定的块体或风化碎屑物在重
力作用下向斜坡下方运动所产生的地貌。
1
坡地重力地貌的发生大致可分两个阶段: 坡地上基岩物质的
风化;坡地上物质向下坡方向的运动。
风化作用分哪几种类型?
1、物理风化作用
发生方式:卸荷释重、冰楔作用、盐楔作用、温度变化所致的涨
缩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
发生方式:水化、水解、碳酸化、氧化等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
发生方式:生物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一:崩塌及其种类
1:什么叫崩塌?
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方向移动的地貌过程。
2:崩塌的种类?
按发生的地貌部位,可分为山崩、塌岸、散落。
按坡地的物质组成不同可分为:基岩崩塌、沉积物崩塌、表层风化物崩塌等。
二:崩塌形成的条件
1:地形条件:坡度一般要大于岩屑的休止角,通常要大于
33o;坡地的相对高度大于 50m 时,可发生大型崩塌。
2:地质条件:软弱面与坡面的倾向和倾角的关系不同,斜坡
2
发生崩塌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
3:气候条件:温差较大,降水较多的地区易发生崩塌。
4:地震、强烈的融冰化雪
5:人工开挖边坡
休止角 :岩屑的摩擦力与下滑力相等时的斜坡坡角.
软弱面:岩石中力学性质较差的面,
如断层面、节理面、地层层面等。
一:什么是滑坡及滑坡的类型?
斜坡上的大块岩体或土体,由于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根据发生滑动的斜坡物质性质不同,可把滑坡分成黄土滑
坡、粘土层滑坡、碎屑层滑坡和基岩滑坡。
1:滑坡的形态特征
一次滑坡发生以后, 会在地表产生很多地貌形态: 滑坡体、滑动面、滑坡壁、滑坡阶地、滑坡鼓丘、滑坡裂隙等。
三:滑坡发生的力学分析
滑坡的发生实际是斜坡上岩体或土体的力矩平衡失去以后地貌过程。
力学分析图在课本 P12
四:滑坡发生的过程阶段分为
蠕动变形阶段、滑动阶段、停息阶段。
3
一:什么是蠕动 ?
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 缓慢地向斜坡下方
运动的现象。移动的碎屑层或土层厚度很薄,只有数十厘米。
二:蠕动发生的机制过程
其发生与温度变化、 湿度变化引起斜坡上碎屑颗粒的物理性
质改变有关。
三:产生的一些现象
电线杆的歪斜、土墙篱笆向斜坡下方倾斜、马刀树(树向
斜坡下方弯曲)、斜坡草皮向下坡移动等。
河流地貌
河谷由河床、河漫滩、谷坡、阶地、谷肩(谷缘)等组成。
一:河流水动力特征
(一):横向环流(产生原因:弯道离心力、地球自转偏向力)
(二):旋涡流(产生原因:水流遇到障碍物等)
4
在弯曲河道中,从凸岸由水面流向凹岸的水流(表流)与
从凹岸由河底流向凸岸的水流 (底流) 所构成的一个连续螺旋形
向前移动的水流,称为 横向环流。
河道中围绕某一轴线旋转运动的水流,称为 旋涡流 。
详图见 P21~22
二:河流的作用
(一):侵蚀作用 (按侵蚀方式:冲蚀、磨蚀、溶蚀)
(按侵蚀方向:下切侵蚀、侧向侵蚀、
溯源侵蚀)
水流对地表物质的破坏并掀起地表物质的作用。
(二):搬运作用 (搬运方式:推移、跃移、悬移、溶解)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泥沙和推动河底砾石移动的作用。
(三):沉积作用 (分选)
5
水流流速减缓或水流减少时,其所搬运的泥沙砾石会发生
堆积,此为沉积作用。
下蚀(下切、垂直侵蚀) :
线状水流对河谷或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 结果使河谷 (沟
谷)加深;下蚀在上游及山地区最强烈;
侧蚀(旁蚀、侧向侵蚀) :
线状水流对河谷或沟谷两坡进行的侵蚀, 结果使河谷(沟
谷)拓宽;侧蚀主要发生在河(沟)床凹岸;
溯源侵蚀:
线状水流向河谷或沟谷的源头进行的侵蚀, 结果使河谷 (沟
)伸长。
溯源侵蚀会产生“裂点” 。
什么是河床?
平水期被河水占据的谷底部分。
一:河床纵剖面的形成与发展
(一):什么是河床纵剖面?
一条河流从源头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
(二):什么是侵蚀基准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