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营养?什么是营养物?营养物有哪些生理功能? 2.营养物质包括哪些?各有何功能? 3.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划分为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4.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5.什么是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6.培养基按化学成分、物理状态、用途来划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7.采用什么方法能分离到能分解并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的细菌纯培养? 通过促进扩散进入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氨基酸、单糖、维生素及无机盐等。 3.主动运输 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而且可以进行逆浓度运输。 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基团移位又称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糖转移酶运输系统(PTS),PTS 通常由五种蛋白质组成,包括酶I、酶II(包括a、b、c三种亚基)和一种低相对分子量的热稳定蛋白质(HPr)。 4.基团移位 基团移位是另一种类型的主动运输,它与主动运输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物质的运输,而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PEP-P + HPr → HPr-p + 丙酮酸 P - HPr +糖→糖-P +HPr 四种运送营养方式的比较 第四节 培养基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 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处理 常规高压蒸汽灭菌: 1.05kg/cm2,121.3℃15-30分钟; 0.56kg/cm2,112.6℃15-30分钟 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积累代谢产物;分离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细胞计数;菌种保藏;制备微生物制品 培养基几乎是一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目的明确 营养协调 理化条件适宜 经济节约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1.目的明确 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营养要求配制针对强的培养基。 培养化能自养型的氧化硫杆菌的培养基组成为: S 10g MgSO4.7H2O 0.5g NH4)2SO4 0.4g FeSO4 0.01g H2PO4 4g CaCl2 0.25g H2O 1000ml 培养化能异养的大肠杆菌一种培养基是由下列化学成分组成: 葡萄糖 5g NH4H2PO4 1g NaCl 5g MgSO4.7H2O 0.2g K2HPO4 1g H2O 1000ml 常见的培养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基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1号)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霉菌(查氏合成培养基) 2.营养协调 碳氮比指培养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物质的量比值,有时也指培养基中还原糖与粗蛋白之比。 例如,在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培养基碳氮比为4/1时,菌体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当培养基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产量则大量增加。 3.理化条件适宜 pH 水活度 氧化还原电位 a. pH 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 通常培养条件: 细菌与放线菌:pH7~8.0 酵母菌和霉菌:pH4.0~6范围内生长 内源调节:在培养基里加一些缓冲剂或不溶性的碳酸盐;调节培养基的碳氮比。 外源调节:按实际需要不断向发酵液流加酸或碱液 b. 氧化还原电位 各种微生物对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的要求: 好氧微生物:+0.3~+0.4V,(在0.1V以上的环境中均能生长). 厌氧微生物:只能在+0.1V以下生长 兼性厌氧微生物:+0.1V以上呼吸、+0.1V以下发酵 对微生物影响最大的是:分子氧和分子氢的浓度 培养基中常用的还原剂:巯基乙酸、抗坏血酸、硫化氢、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二硫苏糖醇等。 4. 经济节约 以粗代精 以野代家 以废代好 以国代进 以简代繁 以氮代朊 以烃代粮 以纤代糖 1.生态模拟 调查所培养菌的生态条件,查看“嗜好”,对“症”下料———初级天然培养基. 2.查阅文献 查阅、分析文献,调查前人的工作资料,借鉴人家的经验,以便从中得到启发设计有自己特色的培养基配方. 3.精心设计 借助优选法或正交试验设计法等方法. (二)设计培养基的方法 4、实验比 较: 不同培养基配方的选择比较 单种成分来源和数量的比较 几种成分浓度比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