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ppt

第三讲 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专题) 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问题: 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运用后果 异化:人的活动结果使自然作为人的创造物,而摆脱人的控制,反过来成为祸害人、对抗人、奴役人的异己的力量 。 人 当今世界的两大危机: 一、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 不同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1)采集狩猎阶段:人基本上还是消极地去适应自然 ,并未主动地去索取——人与自然关系没有出现尖锐对立 ; (2)原始农业阶段:劳动出现,人不再消极地去适应自然,而是通过生产去改造自然界,去主动索取——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旧是和谐的。 (3)传统农业阶段:人类虽已成规模地向自然界主动索取,但人类生产、消费所使用的资源,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还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大规模全面冲突——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局部恶化。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却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因为要十分细心地培养该山北坡上的松林,而把南坡上的森林都砍光了,他们预料不到因此却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牧畜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预料不到这样就使山泉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枯竭了,而且在雨季又使洪水倾泻到盆地上去。” ——恩格斯 (4)近现代工业阶段 :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能动性力量,彻底地改造了自然界,进而造就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宰地位——出现一系列问尖锐问题。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一)人类中心主义—— 传统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论”)——以人类为事物中心的理论,是一种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 萌芽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1、自然目的论:事物的存在都具有某种目的——最古老的(亚里士多得) 所有的动物都是大自然为人类而创造的,即人“天生”就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动物(植物、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它们只是人的工具,因而人对它们不负有任何道德义务。 2、神学目的论:人处于优越地位 基督教:“人为神而存在,万物为人而存在”。 上帝说:“我要按照我的形象,按照我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人被赋予管理、支配、利用自然的权利,相对于自然,人处于一个优越的位置。 3、灵魂与肉体二元论:人是更高级的存在物(笛卡尔) 二元论:灵魂、肉体 人是一种比动物和植物更高级的存在物,人不仅具有躯体,还拥有不朽的灵魂或心灵 。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要受到存在于他自身的“理性灵魂”的控制。 同情动物的观点是错误的。 4、理性优越论:人为自然立法(康德) 理性是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据——使人高于其他存在物 只有人才是理智世界的成员,因而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动植物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 “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人为自然立法”) ——康德 5、近代人类中心主义 ①基础:认识上的主客二分 主体的“人”对其他“自然”客体天然地拥有绝对价值上的优先地位。 把人作为价值和权利的主体 ,非人类领域则从属于人 。 ②意味着人的中心地位的高扬 人类可以随意支配、统治、处置 ; 非人类存在物不具有理性和道德自律能力,它们没有道德权利 。 (二)科技万能论 (三)全球化的“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 1、“生态危机”的概念(P.76) “生态危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1)人口问题 公元元年 (2.3亿) (2)自然资源消耗、短缺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400年的漫长岁月。 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全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每年约230亿吨,美国为30亿吨,前苏联为23亿吨,印度为47亿吨,而中国为50亿吨。土层变薄,生产能力不断下降。 目前全球土壤流失量已经增加到每年600亿吨,已超过新突然的形成量。 土壤资源流失的结果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由1975年的3200平方米,减少为2000年的1500平方米。 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总面积达4560万平方公里,占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