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田野调查报告——以花溪区养牛村寨为例.docx

大学田野调查报告——以花溪区养牛村寨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PAGE 田野调查报告 ——以花溪区养牛村寨为例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少数民族农民生活方式、民俗特色以及受经济教育情况,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对贵阳市花溪区朝阳社区养牛村的居民以及其生活环境做了以下调查。 二、调查内容 地理位置:养牛村属花溪区溪北社区,位于花溪二道旁,距花溪中心约2公里。该村地处东1060?39,,北纬26?0?27?7,东抵董家堰村,南抵吉林村,西抵石板井村,北抵竹林村,面积3.?69平方公里。原村民委员会1097养牛坡寨,养牛村辖养牛坡、荒寨、杉树林3个自然寨。全村有298户,共l097人,布依族和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0 自然条件:养牛村平均海拔1110米,原有耕地731亩,其中有180亩属丘陵盆地地貌,黄泥土壤。水资源有小溪和松柏山灌渠等。全村森林覆盖率达1.?5%,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等。这里交通方便,水泥路贯通全村。村里有完小一所,学生可就近入学。 历史概况:1931年(民国二十年)养牛村属贵阳县第一区麦翁乡;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曾改名凤鸣村0?1941年(民国三十年)乡改为保,养牛村改为荒寨里,隶属1翁保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荒寨保改为凤鸣行政村,隶属吉麟乡;l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凤鸣村改为养牛生产大队,隶属花溪人民公社;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乡建制,养牛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隶属花溪乡;1988年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养牛行政村设立了村民委员会,辖养牛坡、荒寨、杉树林3个树民组(即3个自然寨)。 辖区现状: 养牛坡 养牛坡以杨姓为主,杨姓家族始祖源于江西,祖居南昌府丰城县猪市巷大路坎上口明万历初年(1573年)来贵州定番县属安坛寨(现惠水县境内)暂住,后迂至定番小关寨,再后来转至贵阳县花仡佬阿海寨(现花溪看守所坎下),至明万历十年(1852年)迁至小寨。始祖杨友系下江守备,来筑后兴家创业,乃置得胡、向二姓之庄业,后去逝葬于棉花关坎上。清乾隆五十三年至五七年(1?788年至1?792年),杨氏高祖国文、国贤、国秀、杨琏、杨城、杨等人,主持族中人在花阁路38号修建一座杨家祠堂。清同治十年(1874年)贼匪烧毁,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为方便耕作,杨氏高曾祖时清、时茂、时新、春等与本宗族年龄相当、字辈不同的几户人家,先后迁到养牛坡。清同治_年(1874年),时逢兵荒马乱、贼匪猖獗,在逃避贼匪慌乱之中,杨氏族谱不幸遗失。故此不知原族谱的字辈,只记得得“凰、山、应、国、时、、文、士、放等几个字辈,并依此取学名。鉴于这种状况,清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至1905年),小寨和养牛坡识字之人杨翠、杨美、杨文彬、杨士壕、杨文藻、杨文壁、杨文焕等人商议,在已有记载字辈的基础,进行推测补充十二字。 之后,在小寨杨德兴家查阅到一份清光绪年间杨文彬手抄的原族谱手稿,记载原族谱字辈共二十八个字,即“再颗宗洪昌腾秀凰山虑国时有文士大德芳崇尚必登麟阁赞奇勋”,并绘有杨氏宗族字辈二十八字循环图。二坡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属贵筑县捕属里。民国二十年(1931)属贵阳县第一区麦翕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麦翁保,隶属花溪镇。1953年属吉麟村,1984年11月归属花溪乡养牛村。现属溪北村的一个自然寨。养牛坡现有115户,共385人,有耕地285亩,其中水田45亩,土240亩左右。原主产水稻、苞谷,也种小麦,油菜等,后全改种菜,2009年建成“花溪二道”,养牛村的蔬菜地大部被占,养牛坡和荒寨被花溪二道所隔开。 (二)荒寨???? 荒寨主要位于花二道东侧万达厂下面,有小部分在花二道西侧。这里原是荒坡,人称毛栗坡。元代,贵阳通往金竹司的大路就是从这里经过。这里过去很穷,所以,从贵阳城到花仡佬(花溪),有这样的民谣:一出南门桥架桥,向南十里是中曹。中曹市上无米卖,毛栗坡上无柴烧。 清代时这里设有哨所,称为毛栗哨。后来陈姓布依族到此立寨,因坡形似灶孔,布依语叫“扳拱烧”,汉语称为“灶孔寨”再后来,卢姓布依族入从马铃来这里帮陈家。据说卢姓起房占了“好地”,人口大发,就把这里改叫“帮寨”。葛、杨二姓搬来后,觉“帮寨”不好,因这里立寨前是荒坡,又改“荒寨”。民国二十年(1?93?1年),这里属贵阳县第一区麦翁乡。民国三十(1941年)设麦翁保,为保驻地。1953年属吉麟乡。?1958年为养牛坡大队驻地,1984年11甩设村后为养牛村驻地,现为养牛村的一个布依族自然寨。以卢姓为主,葛、陈、杨三姓次之。荒寨现有132户,共499人,有耕地330亩,其中水田90亩,土240亩左右。主产水稻、苞谷,也种小麦,油菜和蔬菜等,现以生产蔬为主。 (三)杉树林 杉树林位于荒寨北1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