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迁的迅速和广泛,各种传媒的影响,多元文化的碰撞,激烈的竞争,各种冲击不断向中学生袭来。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广大中学生处于“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子女的高分和升学,于是给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致使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败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过渡性、矛盾性等特点又使他们极易发生心理困扰。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 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初中占15%,高中占20%。”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众多资料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习问题,由于家庭、学校、社会都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学生们围着分数转,学习时间长,整天沉浸在大量的题海中,大脑长期超负荷工作,竞争激烈,造成其身心疲惫,失眠、多梦、抑郁、焦虑,考试紧张,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由于学习的枯燥、泛味,不少学生厌学、逃学,据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调查,中学生厌学者占34%。
第二、人际关系问题,由于独生子女的原故,不少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结构的易变,以及“心理断乳”的原因,首先表现出明显的“代沟”,和父母、长辈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与不和,强烈要求成人的理解与尊重、表现出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对同辈则常表现出争夺朋友关心的现象,自我中心,人际敏感;异性交往的困惑也是中学生们的一大烦恼,如对“好感”的无所适从,大人们对异性交往横加阻拦的烦恼,“早恋”的各种压力等等。人际关系的不畅常常使他们心烦意乱,影响学习和生活。据北京市青少年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建宇近五年来所接收的六万多人咨询内容显示,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占了42%。
第三、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由于对自我的认识不清,产生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往往出现自卑、自负、焦虑或逆反心理;因自我控制力差,常常表现为耐挫力过弱。这几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则会造成心理行为的严重性。
第四、性心理问题,由于生理的快速发育与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不协调,性生理和性道德知识的不足,一些传媒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部分中学生对性的问题强烈的好奇感和恐惧感。如对手淫的不正确认识,出现成年人的性欲和行为,以及喜欢看色情电视和刊物等性早熟现象。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外在的客观因素。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且助长他们产生消极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家庭教育不当子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如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溺爱、纵容,导致孩子任性、懒惰、依赖性强、自我中心等。离异家庭子女易产生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敌对、攻击等问题。(4)大众传媒的不健康内容的影响,也使中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第二、内在的主观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由依赖性的儿童向独立性的成人阶段过渡,身体迅速发展,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从而逆反、对抗心理常常出现,表现为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的矛盾。其身心发展的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不平衡性导致了中学生是心理问题的易发期。
要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必须采取多种对策:
第一、通过各科教师,在各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倡导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坚持启发式教学,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让学生愉快学习、主动学习,发展学生包括个性心理在内的多方面的素质,从而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品质人才。
第二、开设心理健康课。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辅导,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挖掘学习的潜能,了解自身发展的特点,掌握一些调适的方法和技巧,锻炼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第三、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心理咨询室,对来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