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南中医).pptVIP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南中医).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南京市儿童医院护理部 潘 莉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要求 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熟悉化脑的病因、发病机制。 掌握化脑的临床表现、婴幼儿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 了解化脑的并发症。 了解脑瘫的病因。 熟悉脑瘫的治疗要点。 掌握脑瘫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一般检查:神志、精神状态、皮肤颜色、身体气味等根据小儿对声、光、疼痛、语音等刺激的反应来判断有无意识障碍。 头颅和脊柱检查:头围、形状、前囟的闭合与张力、叩诊有无“破壶音”、颅骨透照试验是否阳性等。检查脊柱有无畸形、脊柱裂、叩击痛和异常弯曲等。 运动检查 观察头、躯干及四肢的随意动作,如卧、坐、立、走、跑、跳及手的动作。  反射检查 小儿反射异常的表现有:不对称;该出现时未出现;应消失时未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征。 出生时即存在,终生不消失的反射 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这些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系统有病理改变。 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吸吮反射、颈肢反射,生后3~6个月消失。 拥抱反射 用手托住小儿头、背部,使呈斜坡卧位,躯干与床面呈30°,然后迅速使其头向后倾10°~15°。引起上、下肢外展,同时躯干及手指伸直,然后上肢屈曲呈拥抱状。 新生儿期无此反射,说明有脑损伤;若一侧上肢缺乏惊跳反射,提示臂丛神经因产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麻醉或锁骨骨折。脑部有损伤或急性病变时惊跳反射可以延迟或消失。如4个月后仍能引起应引起注意,9个月以后仍出现,最大脑慢性病变特征。 吸吮反射 又称口反射或唇反射。轻触小儿唇或颊,则婴儿张口并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运动,此反射出生数月后即减弱,渐代以自主运动,1岁左右消失。若此反射减弱,可由于反射弧神经损伤,亦可由于缺氧、外伤或感染引起的脑干损伤所致。有锥体束病变时,此反射持续不退或重新出现。 颈肢反射(四肢紧张性颈反射) 仰卧时使头转向一侧,则面向侧的上、下肢伸直,对侧上、下肢屈曲。本反射在生后5~6个月消退,如持续存在,则为锥体束病变。 握持反射 刺激婴儿手掌面,引起强握。此反射生后3~4月消失。出生后如数月无此反射,可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或大脑损害。如6个月后仍有此反射,提示大脑皮质功能障碍,特别在额叶病变时可重新出现。 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在新生儿期不易引出,到1岁时才稳定。 腹壁反射 用钝针或木签自腹外侧向中线方向快速轻划腹壁皮肤,分别试上、 中、下腹部,肚脐向刺激的一侧收缩为阳性。上腹壁反射中枢在胸髓7—8,中腹壁在胸髓9一10,下腹壁在胸髓11—12。 婴儿时期腹壁反射不明显,呈弥散性,随着锥体束的发育而逐渐明显,1岁以后比较容易引出,注意两侧是否对称。膀胱充盈、肥胖、水肿或脱水时可能引不出或减弱。 提睾反射 用钝针或木签轻划大腿内侧皮肤,引起同侧睾丸上提为阳性,反射中枢在腰髓1~2,男孩4~6个月后才比较明显,正常时可有轻度不对称。 病理反射 2岁内引出踝阵挛、巴宾斯基征阳性为生理现象,若单侧出现或2岁后出现为病理现象。 脑膜刺激征 重点检查颈阻力、克匿格征、布鲁津斯基征等,因小婴儿屈肌张力紧张,故生后3~4个月阳性无病理意义。又因婴儿颅缝和囟门可以缓解颅内压,所以脑膜刺激征可能不明显或出现较晚。 巴彬斯基征 简称巴氏征,检查时平卧,全身放松,踝、膝关节伸直,足跟放在床上,若坐位时膝关节应适当伸直,检查者用手握住其踝关节。用大头针钝端划足底外侧缘,由足部向前划,阳性反射为拇趾背屈,其余各趾散开。2岁以内出现意义不大,2岁以后阳性是锥体束损害重要体征之一,但也可出现于深昏迷或熟睡时。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病因 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血循环→脑膜(最常见) 中耳炎、乳突炎邻近组织器官感染→脑膜。 脑脊膜膨出或头颅骨折→直接进入蛛网膜 主要病变 脑膜表面血管极度充血、蛛网膜及软脑膜发炎,大量的脓性渗出物覆盖在大脑顶部、颅底及脊髓,可发生脑室膜炎→硬脑膜下积液或(和)积脓、脑积水。炎症损害脑实质、颅神经、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临床神经系统体征。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后遗症 癫痫、智能低下、耳聋、失明 神经系统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 各种情况的脑脊液改变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早期、静脉、穿透性高、杀菌、剂量足。疗程10~14天。根据不同的致病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对症和支持治疗  1)维持水、电平衡; 2)处理高热,控制惊厥和感染性休克; 3)降低颅内压; 4)并发症处理: 硬膜下积液行穿刺放液,20~30ml,硬膜下积脓,注入抗生素,必要时外科处理; 脑室管膜炎作侧脑室控制性引流,注入抗生素; 脑性低钠血症需适当限制液体入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