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问题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没有对“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的疑问,弗莱明不会发现青霉素。所以有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重要。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作为教师,可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改变以前的一堂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不但体现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在课前的主动,还体现在课后的主动。在自主学习环节,由于初中生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思想方法等。教学案例:在教学七年级5.1.1相交线(1)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预习学案:
1.邻补角(定义):只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______,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定义):有一个公共______,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______,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邻补角、对顶角的数量关系:邻补角______,对顶角______。
设置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心存疑问,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提高预习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在情境创设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情境创设的目的,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认识冲突,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将过去的要我(学生)学,变为我(学生)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现实性和可探究性。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推动学生的情感波澜,撞击学生的求知心灵,使学生“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的境界。
教学案例: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上册《平方》这个内容时,我通过课件展示了中国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8M)和中国第一高楼(广州电视塔600M)),学生们正在为此赞叹之时,我拿出一张纸,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老师:“同学们,这是一张薄薄的纸,你知道这张纸的厚度吗?”学生面面相觑,满脸的迷惑。老师:“我告诉你们,这张纸,厚度就有区区的0.086mm左右。”学生反应:“哗!就这一点呀!”老师:“你能把这张纸折叠几次呢?”学生不假思索:“10次,”有的学生抢着说:“20次,我一定可以折20次.”,学生们跃跃欲试,有的甚至拿出了纸来尝试折叠,但折叠了六七次后就做不下去了。老师:“假如你真能把这张纸折叠32次,你知道它的高度有多少吗?你能算出它的高度吗?”有的学生马上猜测:“有1米高,”,有的说:“有5米高.”我在黑板写上0.086×232mm,“这就是它的高度,”,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刚才都看了世界第一高峰,都看了中国第一高楼,你们都在为它们的高度叹为观止,可实际上,刚才那张纸折叠32次以后,高度约是中国第一高楼的600倍,约是珠穆朗玛峰的45倍.当你学了平方这一章的内容以后,你就知道了其中的奥妙,也知道了积少成多的人生哲理.”
三、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便有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机会和时间尽可能多的让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发表见解、相互讨论、合作交流,达到了优势互补。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学案例: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用性.我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为了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创新。在课堂上,我让各组来充分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通过合作探究和课堂展示,学生发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也充分体验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激情。
四、在数学课堂活动实验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初中生喜欢动手操作,课堂上的数学活动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再现数学发现过程。数学活动实验,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小升初名校奥数专题训练:加法原理(附答案解析).pdf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经典课件.pptx
-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沈阳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pdf VIP
- 纳米抗体研究进展-免疫学讲解学习.ppt
- 2024年男科药品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docx
- 国际光伏组件保证保险风险管理指南-新能源风险管理.PDF
- 2022年小升初名校奥数训练:枚举法解决问题(附答案解析).pdf VIP
- 2025年LLDPE树脂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酒店年度营销计划规划方案.doc
- GB51194-201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