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第十章_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下).ppt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章_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下).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动型大陆边缘特点: 地球磁极反转 地球南北磁极大约以100万年为周期会反正反转。 保持一定地磁极性的大阶段称为期,期间包含的短暂地磁反向时期称为事件。 * 火山地震等现象频繁 沟-弧-盆体系发育 陆坡迅速过渡为陡峭的海沟 沉积物被俯冲过程带入深部 大洋型地壳在此处向大陆下俯冲 海沟是大洋中最深的地方 例如太平洋两岸均属此类大陆边缘 毕尼奥夫带的概念 热点的发现: 3、海底火山与火山岛链的意义 热点与夏威夷群岛 根据热点可以推测洋底运动速度大约是每年数厘米 海底扩张说: 二十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提出,此后赫斯做了深入阐述: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分裂,并不断向两侧扩张,同时老的洋底在海沟处俯冲消减,因而洋底不断更新,洋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则是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部,就造成大陆的分裂和随后的大洋开启。 磁异常条带的发现 洋脊涌出的玄武岩应当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地磁反转情况,而且洋脊两侧应当呈对称分布。 大洋底的磁异常条带的对称分布 转换断层的发现 转换断层是一种特殊的断裂构造 海洋的开闭——威尔逊旋回 (1). 萌芽阶段:岩石圈受拉力变薄,地表张裂。 (2). 幼年阶段:海洋初成,海湾式的狭窄盆地。 3. 成熟阶段:广阔的大洋,其中部为洋脊,两侧稳定大陆边缘。 4. 收缩阶段:沿稳定大陆边缘与洋底交接带,岩石圈发生断裂, 洋壳俯冲形成岛孤-海沟或山孤-海沟。 6. 大陆碰撞阶段:海洋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 5. 结束阶段:大洋板块进一步俯冲,残留狭窄的洋盆。 第三节 板块构造学说 1967年,美国的摩根、英国麦肯齐、法国勒皮雄等人,将海底扩张原理扩展至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岩石圈运动和演化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称为板块构造学说或新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理论到今天仍然在不断充实完善。 基本内容:岩石圈被许多活动带如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许多块体--板块,它们被驮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相互作用,板块边缘称为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勒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板块边界的类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拉张型边界):在此处岩石圈张裂,地幔物质涌出,形成新的地壳物质,因此这是一种生长性板块边界,这种边界伴随着高热流值和浅源地震,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还包括大陆裂谷。 聚敛型板块边界(挤压型边界):两个相邻板块作相向运动,大洋板块在此俯冲潜没,因此是一种消减性板块边界,常形成沟-弧-盆体系,伴随着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这种边界以太平洋两侧为典型代表。 剪切型板块边界(平错型边界):这种边界岩石圈既不生长也不消亡,只有剪切错动的边界,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地震和构造活动,以转换断层最为典型。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