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学成果奖-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5+3”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国家教学成果奖-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5+3”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5+3”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成 果 总 结 报 告 前 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变革对人才的多元需求,高师院校在培养适应新课改教师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2002年,太原师范学院在全省首开复合型多元化科学教师培养先河,设置了科学教育专业。从全国看,2002年至今,已有60多所高师院校先后成立了科学教育专业。然而,由于科学教育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国内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又由于各校管理依托物理系或化学系或生物系,各系在专业发展认知上受到自身专业局限和课程本位主义的影响,因此,就全国而言,突显一些制约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且具有普遍性、瓶颈性的核心问题,集中体现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结构欠合理、核心课时数分配不科学、培养模式不能有效适应人才成长的需求。如某师范院校在学科基础课中高等数学总学时为82,普通物理为108;再如某些师范院校在专业方向课程中核心课程设置不全,如物理方向课程仅设有量子力学,课时也只有36甚至28学时,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若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专业自信与就业,影响到与高层次教育的衔接和专业发展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最终,将影响到科学教育专业的生命力。基于此,我们通过山西省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5+3’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立项,针对上述核心问题展开了长达六年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较丰富的实践成果。 六年来,完成相关的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科研课题12项;出版了国内首部关于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问题研究的学术专著《科学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和关于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方面的专著《探索·创新·发展——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处于前列;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16篇;出版了《水生动物实习理论与方法》、《光学》、《热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与《科技文献检索与科教论文写作》等5部教材,编写5册课程讲义撰写了54门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完成了20多万字的项目研究和实践总结报告;科学教育专业确立为校级品牌和特色专业;相关成果获省级奖4项,学院奖7项。 研究成果创新了科学教师培养理念、确立了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复合型科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模式,解决了我校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常务委员单位,为有效解决上述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可能。同时,培养了一批基础教育急需的多能复合型科学教师,向高层次的专业教育输送了综合性人才,在国内科学教师与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提出了“博学专精和谐共生”的人才培养理念 任何一种教育实践都离不开教育思想的指导,科学教师与人才培养亦无例外。通过思考与实践,我们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博学专精和谐共生”的科学教师教育与人才培养理念(见网址链接科技查新报告)。 长久以来,传统观念中的“通才教育”是与“专才教育”相对应的,它过多地强调两者的对立和矛盾,而忽视其内在的统一。然而我们认为,现代通才教育应当是博学与专精的统一,内在联系是专精以博学为基础,博学以专精为目标;“博学”与“专精”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现代通才教育突出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和实现博学与专精的阶段性,它将专才教育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上来进行,强调综合能力基础上的专业训练。这一思考突破了传统二元观,因此,现代通才教育是“博学专精和谐共生”的教育。 二、确立了宽口径多元化培养目标 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数理基础与实验技能,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胜任初中任一科学课程教学和高中物理/化学/生物某一分科课程教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管理人员。 三、构建了“5+3” “5+3”人才培养的模式的内涵是:学生前五个学期学习公共课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进行大理科基础教育;学习环境科学、科技史、STS等“桥”课程,进行跨学科综合教育;学习相关的系列实践性课程,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育;在后三个学期,学生通过自愿选择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三个不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加强某专业领域的学习,使学生在前五学期“广博”的基础上加深、提高,以实现“专精”。 四、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我们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并完善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共生的立体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四年间、在2700学时内完成科学教师教育层面上的“博学专精和谐共生”的教育。此外,伴随着课程体系构建,完成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即建立了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