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设置探究
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 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 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 教学质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 万,起点是一问”;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认为,“疑问是思 维的导火索”。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那么,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问 题?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笔者结合 自身的教学实际谈一孔之见,请大家斧正。
一、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疑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任何一个好的开头,都可以使事物 朝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在历史课堂中,课前复习提问是一 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前提问可以复习旧课,也可以通过对 旧课内容的思考,引入新课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历史纵向 联系的能力。
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我提出: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 军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学生通过看书,可以得出两点: 一是中共的影响;二是两位将军的爱国之心。这就把本课的 第2部分内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 西安事变联系到一起,同时也说明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主张是深得人心的。另外一点,即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 影响,就需要教师联系“一二?九运动”才能使学生得出结 论来,由此使“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这两个貌似独立 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了。
二、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设问
每一节课都有其中心内容,这些中心内容,包括重大的 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
等,就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工农武装割据” 这一课,其重点是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红 军的长征的故事,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 特殊历程和艰难曲折。难点是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原 因及武装起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这一重 难点知识的突破,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问:同学们,三次起义都失败了,这里既有偶然性也有 必然性。失败可怕吗?可怕的是什么?我们要不要总结原因 哪?想一想,我们革命失败的原因在哪里?此前我们讲,选 择大城市首先进行起义,我们是学习哪个国家?搬过来到中 国到底行不行?实践证明了什么?现在我们分析,中国的国 情到底是什么样子?三次起义在城市有没有群众基础呢? 在城市敌强我弱还能举行起义吗?所以,历史选择了农村, 红旗打到了哪里呢?
通过一连串的提问,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地突破了 ‘中 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原因”这一难点,既调动了学生的 积极性和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通过突破重难点,提 高了课堂效率。
三、在总结概括之处设置疑问
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 件下产生的,都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进行
具体分析。在讲授“西安事变”中,我先设计了这样一 个问题:西安事变后,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一派 和共产党都不主张杀蒋介石,但二者的出发点一样吗?为什 么?
有许多同学都认识到了蒋宋的私人关系,也知道共产党 人的出发点是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激烈讨论,大家逐 渐认识到: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一派主张不杀蒋 介石,是从他们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的;中共不主张杀掉 蒋介石却是体现了为抗日着想、为民族着想的宽大胸襟,也 体现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同时,中共的这 一决定也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
但当我接着提出:就答应“停止剿共,一致抗日”这一 点,该如何评价蒋介石?大家的观点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因 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对历史人物如何评价的问题,一方面要 作实事求是的肯定,另一方面又要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蒋 介石是屠杀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刽子手,是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代理人。但就答应“停止剿共,一致抗日”来讲,虽然蒋 介石是被迫答应的,但他这个承诺毕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 流,对抗日、对人民、对祖国都是有利的。
四、在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之处设疑
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学科,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 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的功能,每年各地高考
试题鲜明的时代性也是历史作为社会学科这一功能的 体现。历史教学当然不可背离这一功能,正所谓“家事、国 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教师的历史问题设计有必 要考虑与当今时代挂钩,以体现历史教学和历史课堂的时代 感。
在学习《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这一课,讲解儒家思想 之“仁”,先提供子贡与孔子的问答场景,然后进行师生之 间的问答。
子贡问子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问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 人身上。
教师继续阐述和设问,“这句话告诉我们,凡事要站在 他人的角度上,进行换位思考,要多替别人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