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 习 目 标 【掌握】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 【熟悉】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了解】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事 件 缘 起 自2002年底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发生非典型性肺炎 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 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事 件 缘 起 其特点为发生弥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摄氏度,偶有畏寒 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 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 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 事 件 缘 起 自2002年11月首次在我国广东省 迅速波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疫情最重 最初被命名为非典型性肺炎,为了与过去医学所熟知,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相区别,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3月15日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2003年4月,我国卫生部将其更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CoV的发现 2003年3月17日,WHO建立了全球网络实验室,开始了SARS病原的联合攻关 经过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英国和新加坡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的科学家的努力,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16日在日内瓦正式确认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V) 这种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此前从未在人类发现过。 SARS 一、概述 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 六、治疗 七、预防 八、护理 概 述 发热、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 抗菌素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 病原学-1 SARS-CoV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有包膜 直径多为60-120nm 成熟病毒呈圆球形、椭圆形 单股正链RNA 包含4个主要结构蛋白 病原学-2 流行病学-1 1.传染源 SARS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急性期病人传染性最强 极少数病人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 尚未发现潜伏期病人和治愈出院者有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流行病学-2 2.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 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吸入病人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 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易感者可以在未与SARS病人见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吸入了悬浮在空气中含有SARS-CoV的气溶胶所感染。 流行病学-3 (2)接触传播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眼黏膜侵入机体而实现传播。 影响传播的因素很多,其中治疗、护理、探视病人、与病人共同生活、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等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因素。 超级传播现象——SARS未解之谜 不同的SARS病人具有不同的传播效力 有的病人可造成多人甚至几十人感染,即超级传播现象 有的病人却未传播一人。 造成超级传播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临床调查表明,老年人以及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不但较其他人容易感染SARS,而且感染后更容易成为超级传播者。 流行病学-4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SARS-CoV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 医护人员和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亲友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1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2 临 床 表 现-1 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10天。 起病急,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 临 床 表 现-2 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少部分病人出现咽痛。 可有胸闷,严重者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以后 部分病人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病人的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