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像学鉴别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像学鉴别 背 景 目前 血管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且为手术适应症制定的重要依据。 但是 1、部分颈动脉狭窄病人从斑块开始形成到管腔闭塞全过程均未出现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2、部分颈动脉“轻度狭窄”的病人即出现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因此:血管狭窄程度并非为解释症状的唯一指标。 易损斑块 1989年,Muller等提出了“易损斑块”的概念,即具有破裂倾向的粥样硬化斑块,并指出此类斑块通常具有大的脂质核心、薄纤维帽及巨噬细胞浸润。 2003年,Naghavi等完善了易损斑块的定义,将其定义为具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极有可能快速进展 的“罪犯斑块” ,涵盖了各类具有形成血栓和/或快速进展风险斑块的形态学特征。 易损斑块 1、定义(AHA): 易引起血栓形成或进展迅速的斑块。 2、病理特点 ●脂质核心(40%) ●薄壁纤维帽 ●斑块内出血 ●散在钙化 ●炎性细胞浸润 ●新生血管化 ●表面溃疡 ●血栓形成 ●血管重塑 超声 ● 斑块形态: 识别破裂或溃疡,敏感性仅为41%。 ● 回声性质: 不均匀低回声多见于斑块内出血或脂质核心(伴坏死),均匀中强等回声是纤维成分的超声下表现。 ● 2014年Stroke的meta(7557病例)无回声斑块vs回声斑块:发生脑卒中RR为2.31(95%CI,1.58-3.39) 。 超声造影 ●可鉴别血管外膜及斑块内微血管; ●斑块血管化多见于低回声斑块; ●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动物实验发现: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后,超声造影结果示:斑块内血管化程度降低。 超声 MRI (1) 坏死脂质核心(LRNC)伴(或)纤维帽破裂 2006年MRI随访154例50-79%无症状患者3年: 结果:薄壁或破裂的纤维帽、较大脂质核心是缺血性神经症状的有效预测因子。 2010年多中心334例患者影响资料示: 结果:LRNC是颈动脉斑块去稳定化的有效预测指标,并提出CA score系统: 1分:纤维帽最大厚度≤ 2 mm; 2分:纤维帽最大厚度 2 mm、且LRNC面积小于20%; 3分: LRNC面积20%–40%; 4分: LRNC面积 40%; CA score评分诊断IPH(AUC 0.91)、FC rupture(AUC 0.93) MRI 2013年一研究利用CA score评分系统前瞻观察了73例病人,随访3年; 结果:CA score与新发生的纤维帽破裂及斑块内脂质核心增大明显相关。 MRI (2)斑块内出血 2005年MRI随访3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18月: 结果:IPH与未来斑块破裂明显相关,且IPH与后续IPH有关,认为IPH是斑块由稳定转向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形态学变化。 2009年MRI示98例中度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 结果:合并IPH约33%,随访过程中6例出现同侧颈动脉缺血性神经症状,其中这6例患者均为IPH。 2013年meta分析(8 studies、689例); 结果:合并IPH患者发生TIA的危险为不合并IPH的5-6倍。 MRI *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