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南省公大纲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大纲泄露考题 云南省2007年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已经颁布,作为一项规范性考试,有一个考试大纲的目的是为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个范围和方向,但如果大纲本身规定的明确和规范,就会给广大考生的备考造成很大麻烦,严重影响政府和考试组织部门在广大考生中的形象,也给广大考生的复习和备考增添了很多麻烦,希望相关部门要引起重视! 问题总是有的,但考试的主流方向还是好的,今年云南的大纲紧跟公务员考试的大方向,规定的也很详细、到位,这一点我们也是充分肯定的。下面我们展开分析: 一、判断推理:不小心泄露考题 大纲命制人员的出发点是好的,规定“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报考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但下面却列举了五种题型: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第五种题型 事件排序,事件排序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事件发生顺序的感知程度。 大纲命制人员的目的很明显,就是给命题留下较大的自由空间,可以在五种题型里面选四种题型或五种题型都要考,笔者认为,这是以种不严肃的考试组织态度,会给广大考生增加考试负担,也不符合考试命题规范化的要求! 如果仅仅是这一点问题,考生还是可以理解的,更严重的问题在事件排序里! 例题:1、(1)放干湖水 (2)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 (3)清淤泥 (4)湖边风景更胜从前 (5)挖坚冰 A 2-1-5-3-4 B 1-2-3-5-4 C 3-5-1-2-4 D 3-5-1-4-2 2、(1)打针吃药 (2)感冒发烧 (3)天气降温 (4)康复 (5)未注意保暖 A 3-5-2-1-4 B 3-2-5-1-4 C 2-3-4-5-1 D 3-2-4-5-1 3、(1)汛期安然无恙 (2)加固黄河大堤几百余里 (3)全市出工几十万人 (4)市委召开抗洪防汛动员大会 (5)防汛工程胜利完工 A 1-2-4-3-5 B 4-3-2-5-1 C 1-4-3-2-5 D 1-4-2-3-5 4、(1)吸取教训 (2)酒后驾车 (3)住院治疗 (4)酿成事故 (5)生日宴会 A 2-3-1-4-5 B 3-1-5-2-4 C 5-2-4-3-1 D 4-3-1-2-5 5、(1)走上工作岗位 (2)大学毕业 (3)考上大学 (4)十年寒窗 (5)继续努力学习 A 5-4-3-2-1 B 4-3-5-2-1 C 4-3-2-5-1 D 4-3-1-2-5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大纲命制人员的失误造成的,本来要规定一道样题并给出参考答案,但不小心却列出了五道试题!笔者认为,这五道题就是考试中事件排序要考得五道题,但现在不小心公布了,就不可能再考了。如果相关人员没有发现,也不排除考得可能性!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紧跟中央精神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形式不再是单一得片断阅读,考察了20道选词填空题,这也是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变化之一。这次云南省的大纲也强化了这一点,并明确规定了一道选考生朋友们应有足够的重视: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它包括根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等。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国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解答:B) 又例如: 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 ,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 A.严格 B.在行 C.前瞻 D.慎重 (解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