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中外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
鸡西市树梁中学 王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情况,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客观的分析问题。
3、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地图上指或描述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学生通过查找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的资料,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二、学情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初步具备了收集与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从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和学习行为看,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浓厚,喜欢参与课堂教学和探究问题。学生互动需求强烈,学习情感外显。但受年龄、知识储备所限,学生已有历史学习背景知识偏少,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外敌入侵的理解有困难。
三、设计思想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采用自主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式、情境教学策略进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实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古代中国一直领先于世界。在对外交往中,封建王朝奉行以和为贵的政策,中外交往友好是主流。但随着封建社会没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这种交往开始伴随殖民色彩。编者以《中外交往与冲突》作课题,既提示了中国自古所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又暗示了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教材内容:本课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经过和影响;二是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经过,胜利原因及对戚继光的评价;三是葡萄牙攫取澳门的过程。其中前两方面是重点学习内容。
(二)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戚继光抗倭是我国历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本课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多,初中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三)教学过程
1、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教师引课后展示这样一个问题:“结合前面所内容,你认为郑和下西洋都具备了哪些条件?”这一设计主要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集中在掌握重点上。学生经过回忆讨论得出答案。
生:郑和既是伊斯兰教徒又是佛教秆徒;有丰富的经验和组织才能,不怕艰难险阻……,这一问题设计让学生认识到郑和远航除具备客观条件外,还具有主观条件,以此提升学生思维层次,让学生知道、了解历史事件要全面客观。
(2)郑和下西洋的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解决,教师只通过板书进行提示(板书)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 七次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因其涉及众多名称,加之古今中外地名不一致,可以结合学生面有的世界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识读历史地图完成。教师则设计“我走西洋路”、“我们的探究”两个环节,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
师:如果你作为郑和的一名随从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生:占城、古里、天方……
师:对照世界地图册,他们都是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生:越南、印度、沙特阿拉伯……
师:假如你是一个精明的明朝商人,沿途你会做哪些买卖?
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点评。
(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学生通过阅读,能归纳出“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这一结论。但怎样证明“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教师设计一组对照表,把郑和和同时期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进行比较:
郑和
哥伦布
首航时间
1405年
1492年
船数
200多艘
3艘
航船大小
长151.8米
长24.5米
人数
27800人
88人
师:从对照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时间早、规模大……
教师把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比较、归纳,并说出自己的观点“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客观分析问题的方法。
2、戚继光抗倭
本目学习应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情况和结果。
教师首先要交待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