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剂学考点精要
总 论
方剂简史
现存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方书之祖: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第一部中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首开方论之先河;第一部方论专著,吴昆《医方考》;清初汪昂《医方集解》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
方剂与治法
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方剂分类
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重)
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唐.陈藏器)
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方剂组成:
君药:主治主病或主证。
臣药:①助君药治主病或主证;②主治重要兼病或兼证。
佐药:①佐助药,助君、臣药,主治次要兼证;②佐制药,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③反佐药,严重的寒证或热证,为防止药病格拒,配用与方中大多数药物的药性相反的药物。即内经所谓“甚者从之”。
使药:①引经药,引诸药至特定的脏腑或经络,又名向导药;②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
方剂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
常用剂型:
汤剂:吸收较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李东垣“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丸剂: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李东垣“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散剂: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东垣“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第一章 解表剂
(1)麻黄汤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桂枝汤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汗),又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
(2)小青龙汤治外寒里饮证;麻杏石甘汤治外寒里热之咳喘证。
(3)九味羌活汤治外感风寒湿兼内有蕴热证,体现“分经论治”思想。
(4)止嗽散治风邪犯肺证,用药“温润和平,不寒不热”。
(5)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银翘散用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6)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阳虚感寒证,也可治感寒所致的暴喑、暴盲、暴聋等。加减葳蕤汤治阴虚外感风热证。
(7)败毒散与参苏饮皆可益气解表,败毒散也用以治痢疾,体现“逆流挽舟法”。
(8)柴葛解肌汤主治三阳合病;升麻葛根汤治麻疹初起。
第二章 泻下剂
(1)大承气汤峻下/急下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也可治热结旁流、热厥、痉病或发狂(釜底抽薪/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大黄后下。小承气汤轻下热结;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
(2)大黄牡丹汤治肠痈(大黄与他药同煎);苇茎汤治肺痈。
(3)大陷胸汤泻热逐水,治水热互结之大结胸证;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治痰热互结之小结胸病。
(4)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均可温下,治疗阳虚寒积证。
(5)麻子仁丸治“脾约”便秘,为润下法。
(6)济川煎治肾阳虚兼津亏之便秘,有“增水行舟”法。
(7)十枣汤峻下逐水,主治悬饮和水肿证。
(8)黄龙汤治阳明腑实兼气血两虚之便秘证。
第三章 和解剂
(1)小柴胡汤治伤寒少阳病半表半里证,也可治热入血室证(柴胡:黄芩=8:3)。
(2)大柴胡汤治少阳与阳明合病。
(3)蒿芩清胆汤治少阳湿热证。达原饮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
(4)四逆散既治阳郁四逆证,又治肝脾气郁证。
(5)逍遥散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6)痛泻要方治脾虚肝旺之痛泻,“泻责之脾,痛责之肝”。
(7)半夏泻心汤治寒热错杂之痞证,体现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同施。
第四章 清热剂
(1)辛凉重剂白虎汤治阳明经气分热盛四大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竹叶石膏汤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2)清营汤治热入营分证,以银花、连翘、竹叶“透热转气”。犀角地黄汤治热入血分。
(3)黄连解毒汤苦寒直折,清热解毒,治三焦火毒证(苦寒直折代表方);凉膈散清上泻下,“以泻代清”,治上中二焦郁热证。
(4)普济消毒饮治大头瘟,汤调频服,或蜜丸噙化,体现“火郁发之”;仙方活命饮治阳证疮疡,用酒煎服。
(5)导赤散治心经火热下移小肠证之热淋、尿血,“水虚火不实”用之。
(6)龙胆泻肝汤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证。
(7)左金丸治肝火犯胃证,黄连与吴茱萸6:1。
(8)苇茎汤治肺痈。
(9)泻白散治小儿肺经伏热咳喘。
(10)清胃散治胃火牙痛,体现“火郁发之”;玉女煎治胃热阴虚之牙痛(少阴不足,阳明有余)。
(11)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治协热下利。
(12)芍药汤治湿热痢疾,体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白头翁汤治热毒痢。
(13)青蒿鳖甲汤治阴虚发热证,“夜热早凉”;青蒿与鳖甲配伍有“先入后出”之妙。清骨散治骨蒸潮热。
(14)当归六黄汤治阴虚火旺盗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