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有关物理公式、规律的归类(部分)
第一部分:运动学公式
第一章
1、平均速度定义式:
当式中取无限小时,就相当于瞬时速度。
如果是求平均速率,应该是路程除以时间。请注意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在大小上面的区别。
2、两种平均速率表达式(以下两个表达式在计算题中不可直接应用)
如果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如果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率为,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率为,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3、加速度的定义式:
在物理学中,变化量一般是用变化后的物理量减去变化前的物理量。
应用该式时尤其要注意初速度与末速度方向的关系。
与同向,表明物体做加速运动;与反向,表明物体做减速运动。
与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
第二章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关系式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涉及时间优先选择,必须注意对于匀减速问题中给出的时间不一定就是公式中的时间,首先运用,判断出物体真正的运动时间)
例1:火车以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求经过3s和6s时火车的位移各为多少?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不涉及时间,而涉及速度)
一般规定为正,a与v0同向,a>0(取正);a与v0反向,a<0(取负)
同时注意位移的矢量性,抓住初、末位置,由初指向末,涉及到x的正负问题。
注意运用逆向思维: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2:火车刹车后经过8s停止,若它在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1m,求火车的加速度和刹车时火车的速度。
(1)深刻理解:
(2)公式 (会“串”起来)
?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
∴Vt/ 2 ===
ACB例
A
C
B
? 推导:
第一个T内 第二个T内 又
∴?x =xⅡ-xⅠ=aT2
故有,下列常用推论:a,平均速度公式:
b,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d,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关系:不管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
以上公式或推论,适用于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记住一定要规定正方向!选定参照物!
注意:上述公式都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运动。
注意,在求解加速度时,若计数点间间距不满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一般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比较精确。
2、和逐差法求加速度应用分析
(1)、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若加速度为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依次为X1、X2、X3、……Xn,则有X2-X1=X3-X2=X4-X3=……=Xn-Xn-1=aT2 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符,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判断原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它的加速度。
例4: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的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下图中,单位是cm。
试计算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 说明:该题提供的数据可以说是理想化了,实际中很难出现x2-x1= x3-x2= x4-x3= x5-x4,因为实验总是有误差的。
例5: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算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试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否是匀变速运动?
解:x2-x1=1.60? x3-x2=1.55? x4-x3=1.62??x5-x4=1.53? x6-x5=1.63??
故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不相等,但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小车的运动可认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即全部数据都用上,这样相当于把2n个间隔分成n个为第一组,后n个为第二组,这样起到了减小误差的目的。而如若不用逐差法而是用:
????????
再求加速度有:
相当于只用了S6与S1两个数据,这样起不到用多组数据减小误差的目的。很显然,若题目给出的条件是偶数段。
都要分组进行求解,分别对应:
?????
(即:大段之和减去小段之和)
(2)、若在练习中出现奇数段,如3段、5段、7段等。这时我们发现不能恰好分成两组。
考虑到实验时中间段的数值较接近真实值(不分析中间段),应分别采用下面求法:
???
(3)、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说明如下:
①如果题目中数据理想情况,发现S2-S1=S3-S2=S4-S3=……此时不需再用逐差法,直接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