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五章醇 和 醚.ppt

中国药科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五章醇 和 醚.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醇 第二节 醚和环氧化合物 分子中双键、三键保留 b. 活性MnO2 该氧化剂对活泼的烯丙位醇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氧化作用,而不影响C=C双键。 c. DCC-DMSO ( 2 )欧芬脑尔氧化法(2o醇氧化成酮,不饱和键保留) 2 、催化脱氢 伯醇或仲醇的蒸汽在高温下通过活性Cu(或Ag、Ni等)催化剂表面,则脱氢生成醛或酮,这是催化氢化的逆过程。 叔醇因没有α- 氢原子,故不能脱氢,只能脱水生成烯烃。 二元醇的化学反应 反应定量进行,经环状高碘酸酯进行: (一) 高碘酸或四醋酸铅氧化 ?-羟基酸、1,2-二酮、?-氨基酮及邻氨基醇等有类似反应。 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用高碘酸氧化的产物及消耗的试剂用量。 规律:每被氧化一次,氧化态就升高一步。 氧化态: 醇 醛酮 羧酸 碳酸 氧化态升高 (二) 邻二醇的重排反应——频哪醇重排 被氧化一次,氧化态升高一步成醛。 被氧化二次,氧化态升高二步成酸。 被氧化一次,氧化态升高一步成酸。 例如: 不对称的邻二醇,重排如何进行? ? 优先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决定基团迁移及反应的产物。 ? 提供较多电子的基团优先迁移 迁移能力:芳基 烷基或H [讨论] 反应历程 四、硫醇 通式:RSH 官能团:-SH(巯基) (一) 命名 乙硫醇 2-丁烯-1-硫醇 2-巯基乙醇 (二) 硫醇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1)硫醇的酸性与硫醇盐的形成 临床上用作重金属解毒剂。 2)氧化反应 硫醇易被氧化 3)亲核取代及与羰基化合物的加成 五、醇的制备 1、卤代烷水解 2、以烯烃为原料 a.烯烃的水合 b.烯烃的硼氢化氧化 3、格氏试剂与羰基化合物等反应 在格氏试剂烃基上增加一个碳原子 (格氏试剂与甲醛反应) 在格氏试剂烃基上一次增加两个碳原子 (2)制 2°醇 (格氏试剂与醛反应) b. 一取代环氧乙烷与格氏试剂反应 在格氏试剂烃基上一次增加两个以上碳原子。 ( 3 ) 制 3o 醇 格氏试剂与酮反应 [设计合成路线] 1)烯烃的氧化 2)水解 二元醇的制备 第二节 醚和环氧化合物 简单醚 R-O-R 混合醚 R-O-R’ 衍生物命名法 2-甲氧基戊烷 4-乙氧基甲苯 2.环醚 碳链与氧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醚。以“环氧”作词头或用杂环命名。 一、醚的分类与命名 1.无环醚 * * 醇 和 醚 第五章 一、分类和命名 第一节 醇 一元醇 多元醇 伯醇(1°醇) 仲醇(2°醇) 叔醇(3°醇) 选长链——含羟基; 编位次——羟基始。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结构是不能稳定存在的 因此,在多元醇中,像乙二醇,丙三醇这样的名称并不会产生歧义。只有当碳原子数多于羟基数目时,才需标出羟基所在的位置。如: 1,2-丙二醇 二、结构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特点是存在分子间的氢键作用 (分子间氢键缔合) 为什么醇具有较高的沸点? 醇分子中烃基对氢键缔合有阻碍作用。 多元醇,分子中两个以上位置可形成氢键。 醇和物 CaCl2 4C2H5OH 低级醇与水互溶。醇在强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三、化学反应 一元醇的化学反应 (一) 醇的酸碱性 ROH的反应活性1°>2°>3° 酸性:与碱金属反应 碱性:盐的生成 烷氧负离子的碱性: 1、亲核取代反应 (1)与氢卤酸反应 酸催化可使羟基质子化,减弱C-O键,然后以水的形式离去。 (二)碳氧键断裂的反应 醇的亲核取代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SN1机理: (多数 叔、仲醇以及一部分伯醇) 这是因为按SN1机理进行反应时,可能发生分子重排的结果。 仲醇与HX酸的反应中,生成重排产物则是SN1机理的重要特征。 SN2机理:(多数 1o醇 特点:没有重排 ) 下面的反应能否顺利进行? 然而,作为新戊醇这一伯醇与HCl的作用却是按SN1历程进行的,且几乎都是重排产物。 这是因为按SN2历程进行反应,因空间位阻较大,不利于亲核试剂从背后进攻中心碳原子,反应难以进行。若按SN1历程进行反应,虽然生成的中间体是稳定性很小的伯碳正离子,反应速率较慢,但因伯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